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决策纵横与分析
    世贸规则与我国运输业及交通投融资政策
    王庆云
    2002, 2(4): 1-4 . 
    摘要 ( )   PDF(276KB) ( )  
    在过去的20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成绩,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积极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政策.入世之后,我国仍将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如何拓宽融资渠道加大交通建设投资是投融资政策制定的核心.本文试图通过回顾我国政府对世贸组织作出的承诺,分析世贸规则对我国投融资政策的影响,探索我国交通领域投融资政策取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交通发展与技术
    ITS/TICS中央数据登记薄标准
    及其在交通共用信息平台建设中的应用
    王笑京,张可,张建通
    2002, 2(4): 5-10 . 
    摘要 ( )   PDF(328KB) ( )  
    在我国交通共用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中,如何实现不同部门、不同地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成为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满足ITS建设者在数据管理机制和规范方面的需求,ISO 提出了中央数据登记薄(Central Data Registry)标准草案(ISO/DIS 14817),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管理机制,以加强各个ITS/TICS部门或应用系统之间共享交通数据的能力.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交通共用信息平台建设对中央数据登记薄数据管理机制的需求,概括介绍了ISO中央数据登记薄标准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介绍了国外在相关系统建设中应用中央数据登记
    薄数据管理机制的实例,提出了我国在相关领城应当尽快开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TS共用信息平台系统结构及集成
    关积珍
    2002, 2(4): 11-16 . 
    摘要 ( )   PDF(335KB) ( )  
    从ITS共用信息平台的内容出发,分析了ITS共用信息平台的信息来源与应用需求体系,提出ITS共用信息平台的系统结构,探讨了 ITS共用信息平台集成的技术实现模式,并就我国ITS共用信息平台集成的主导模式和策略— 基于ITMS集成的共用交通信息平台问题进行了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七号信令在电信网络运维中的应用分析

    彭进云
    2002, 2(4): 17-20 . 
    摘要 ( )   PDF(197KB) ( )  

    介绍了七号信令网结构及其重要作用,描述了七号信令链路的监测方法,并提出七号信令监测系统将是网络运维的重要手段.通过实例阐述了七号信令监测系统在网络运行维护中的实际运用(电信网络优化、电信新业务开发等),最后展望了七号信令监测系统会给运营商带来的各种好处和商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通信息诱导系统对出行选择的影响分析
    林 震, 杨 浩
    2002, 2(4): 21-24 . 
    摘要 ( )   PDF(244KB) ( )  

    首先探讨了出行者的出行心理和出行行为原理,并对出行者的出行选择进行分析.其次,对交通信息诱导系统中交通信息对出行选择的影响进行分析,认为在诱导出行者的出行时,存在信息过剩、过激反应和集聚反应等问题.最后,针对交通信息诱导系统的开发,提出了3个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apX在北京市公交抢修车辆调度系统中的应用
    黄继敏,李跃鹏,范耀祖
    2002, 2(4): 25-28 . 
    摘要 ( )   PDF(216KB) ( )  
    如何将GPS与GIS技术相结合,来改善城市的道路交通状况是当前ITS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利用MapX控件开发车辆定位监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按此方法进行了北京市公交抢修车辆调度系统的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
    协调交通信号控制位相差优化的理论算法
    于 雷,大野胜久
    2002, 2(4): 29-39 . 
    摘要 ( )   PDF(527KB) ( )  
    城市交通主干道及格状网络上的交通信号通常以协调的方式运作,目的是使主要的交通流能够顺畅地流动.过去几十年来,协调信号控制策略一直是研究热点,相关的模型系统也得以开发,包括离线模型如TRANSYT,PASSER,在线系统如SCOOT,SC ATS,UTCS,以及正在
    开发中的RT-TRACS, 尽管有这么多的模型和系统,它们无一例外都是使用启发式算法来优化信号的位相差.而另一方面,现有的有关优化信号位相差的理论方法都是确定性的,通常忽略了车流的随机变动.由于缺乏能够决定最优位相差的成熟的理论基础,我们在对现有模型和系统作客观的评价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本文提出了基于概率过程的单向交通流相邻交叉口信号间位相差优化理论方法,该方法的优化目标是使车流的总延误和总停车次数最小.利用概率论和排队论,该方法兼顾了车流离散和车队在交叉口的随机变化.最后,设计了该方法的实用算法并给出应用实例.该算法可以被扩展到更复杂的交通网络,而待到被内嵌到现有模型或系统中之后,既可用于评价,又可用于实施的目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合定位系统中时间Petri网的应用方法研究
    赵京, 闵雪峰
    2002, 2(4): 40-44 . 
    摘要 ( )   PDF(257KB) ( )  
    组合导航定位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综合运用微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等,通过最优滤波和数据融合得到连续可靠的定位数据.因为需要采集多个传感器的数据对时序控制要求严格,因此系统采用具有反馈设计的时间Petri网方法对软件流程进行动态监测和实时分析,大大提高了软件运行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通拥挤定量分析方法
    达庆东, 张国伍
    2002, 2(4): 45-48 . 
    摘要 ( )   PDF(210KB) ( )  
    引入几个表示流量和占有率之间关系的方法,作为一天中交通状态随时间变化的指示器,并且使用微波检测数据展现他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指出在高峰小时或拥挤小时,流量与占有率之间的关系与其他时段显著不同,通过定义交通拥挤时段和拥挤小时以区别于交通高峰小时.增加分辨交通状态的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OWS分析方法在公路交通
    发展战略制定中的应用
    周伟,马书红
    2002, 2(4): 49-53 . 
    摘要 ( )   PDF(322KB) ( )  
    从公路交通与企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的相似性出发,将社会经济系统作为公路交通发展的外部环境用TOWS分析方法对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改进OLS算法的RBF神经网络
    高速公路事件探测
    杨耀华, 李昕,江芳泽
    2002, 2(4): 54-58 . 
    摘要 ( )   PDF(262KB) ( )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技术和RBF神经网络的混合智能高速公路事件自动探测算法,同时改进了用于RBF神经网络训练的Oils(正交最小二乘)选择算法.仿真实验证明,改进的OLS选择算法大大提高了RBF神经网络的训练速度同时具有无须事先确定RBF中心的优点,将之运用于公路事件探测可以获得满意的性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编组站货车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与思考
    李清发
    2002, 2(4): 59-62 . 
    摘要 ( )   PDF(227KB) ( )  
    针对编组站货车管理系统的需求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计算机发展趋势,探讨了编组站货车管理信息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系统整合方案,论文以YIS在襄樊北编组站的实际应用为背景,详细研究了提高信息利用效率、优化统计分析、规范故障处理的途径和技术措施,提出了充分发挥各子系统潜能、更好地为编组站运输生产服务的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通运输系统重大专题论述
    清洁交通若干问题的探讨
    申金升, 刘志硕
    2002, 2(4): 63-67 . 
    摘要 ( )   PDF(300KB) ( )  
    针对由于交通规模的不断扩大所带来的交通环境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交通建设与运行模式——清洁交通,阐述了其概念、内涵和运行体系,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最后以清洁交通规划和燃气汽车为例对清洁交通的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案例分析与企业家论坛
    国家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的组建和实施
    聂阿新,贾利民,史天运,沈海燕
    2002, 2(4): 68-76 . 
    摘要 ( )   PDF(518KB) ( )  
    介绍“铁路智能运输系统(RITS)”的重要性、主要任务和关键技术.论述了“国家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ITSC)”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组织结构、管理模式、资源优势、投资情况,以及目前的研究动态和核心任务,从而较全面地反映出“RITSC”的组建和实施情
    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科学与通信工程
    高速公路联网通信系统容量预测
    杨立波,马荣国
    2002, 2(4): 77-81 . 
    摘要 ( )   PDF(263KB) ( )  
    基于高速公路联网通信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对高速公路联网通信系统各种媒体业务进行了系统分析,然后从网络、链路和接点三个层面出发,分别建立了高速公路联网通信系统接入与骨干容量分析、计算和分配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