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决策论坛
    我的交通发展观(续完)
    王庆云
    2004, 4(4): 1-6 . 
    摘要 ( )   PDF(691KB) ( )  
    最近,交通运输领域一个值得注意的学术事件是王庆云教授出版的《交通发展观》.该书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不到两个月,首批印刷的5000册书就告售罄。作为学术著作,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王教授1982年毕业以来,一直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国家计委)从事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和政策方面的工作,见证并直接参与了近20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决策实践活动.作为发改委现任的交通运输司司长和北京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多年的兼职教授,庆云同志非常注重交通理论与交通实践的结合,经常在交通决策中听取学术界的意见,并亲身参与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各类学术活动.作者根据其长期从事我国综合交通规划工作的实践经验,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中所关联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精辟的专题论述.这些专题包括:以新的发展观看交通发展问题;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交通规划;交通运输应用理论;交通的市场化改革;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运输与物流;可持续交通系统等八个方面.这些专题的分析对于研究当前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推动我国综合交通“十一五”规划等实际工作有重要作用.为让大家了解该书的要旨,本刊现分两期摘要选登该书的第一章“我的交通发展观”,读者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部分重要观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交通系统与技术
    大型智能交通系统工程项目的开发方法
    张国伍
    2004, 4(4): 7-18 . 
    摘要 ( )   PDF(1095KB) ( )  
    论文阐述了大型智能交通系统工程项目开发方法的基本内容,介绍了智能交通系统工程项目开发建设的特色;并且阐述了这类工程项目开发的系统工程方法、特别运用了钱学森教授提出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和顾基发教授总结出的“物理--事理--人理方法”来进行实践.基于“北京公交智能化调度系统”项目建设中对这两种方法进行的融合,以及工程完成后进行的方法论总结,为便于操作,本文提出了大型系统工程项目开发过程的几个阶段及其所要达到的目标、内容和具体实施方法.方法论的总结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工程项目建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奥运会交通的综合管理与信息化
    王江燕,李鹏飞
    2004, 4(4): 19-24 . 
    摘要 ( )   PDF(505KB) ( )  
    自从北京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北京一直致力于对必须的设施的规划及建设。为了确保北京奥运会成为奥运会史上最成功的赛事,北京市政府投入了前所未有的资源。其中一个途径就是改善现有的交通系统,提高进入和离开奥运中心区的机动性。另外,交通系统可持续性的提供也应该是北京奥组委重点考虑的内容。
    为了确保成功,非常有必要建立一个全面的科学的交通规划,文章将根据笔者在过去几届奥运会中的经验对该项工作提出几点建议。包括:成立奥林匹克交通管理的综合协调部门并迅速发挥其功能;制定奥运交通的总体战略;奥运会交通指挥中心,交通运营方案及安保战略;交通应急方案的制定;人流管理研究。
    同时,自从ITS 技术在亚特兰大奥运会第一次出现后,ITS 技术在历届大赛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奥运会的智能交通战略的着眼点不应该仅仅放在满足奥运赛事的交通需求,更需要考虑如何将那些设施与其他设施一起为赛后的交通发挥作用?哪些设施作为临时设备进行设计等。本文也将结合北京市智能交通建设规划,针对北京奥运会提出详细的ITS 战略建议。ITS 战略将从两个方面展开:赛时与赛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技术研究现状
    王国光, 史天运
    2004, 4(4): 25-31 . 
    摘要 ( )   PDF(839KB) ( )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RITS)是铁路运输发展的必然趋势,RITS的发展在我国已
    初步具备了条件,大力加强RITS的研发和应用,不仅能避免发达国家铁路发展的传统阶段,而且可以促进大量高新技术在铁路的应用、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对铁路的改革、运营模式的转变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针时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特点及一般构成,认真研究RITS关健技术,特别是通过分类研究分析其国内外发展现状,找出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重点攻关,对于实现我国铁路信息化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共交通智能卡技术发展综述
    郝旭,陈海波,Mark Wardman
    2004, 4(4): 32-40 . 
    摘要 ( )   PDF(517KB) ( )  
    作为一种公共交通付费手段的智能卡技术的出现,对于世界各国公交产业的经营人来说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有着很好的应用背景。对于公交乘客和营运人来说,公交智能卡的优势已经带来了非常明显的方便性和好处,与传统的付费方式相比(现金支付和月票卡),使用智能卡有较快的上车时间,较低的数据调查成本,更加充分的规划利息,更有效的防止逃票和假票,以及在应用综合收费上较好的扩展能力。本文回归了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公交智能卡的应用,并阐述了今后智能卡的发展趋势,同时通过文献回顾,今后的工作将随中国公交智能卡与世界其他国家应用进行比较,以提出对中国公交智能卡发展的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铁路智能运输系统标准体系的研究
    周曦,李平,贾利民
    2004, 4(4): 41-48 . 
    摘要 ( )   PDF(614KB) ( )  
    开放的RITS体系框架是建设RITS标准体系的前提,而适宜的RITS标准体系则是构建开放的RITS体系框架并确保其大规模无缝集成的基础.在2000年开展的RITS体系框架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中国铁道科学院于2003年在国家科技部的支持下启动了有关RITS标准体系的研究.本文介绍了RITS标准体系的研究背景,在对国内外RITS相关标准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系统的角度提出了中国RITS标准体系的总体架构及其中涵盖的标准的种类和标准要素群内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
    面向中国城市的先进的交通控制与管理系统研究
    杨晓光
    2004, 4(4): 49-53 . 
    摘要 ( )   PDF(407KB) ( )  
    目前中国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系统基本上是引用SCOOT、SCAT等国外开发的系统,这些系统皆是建立在机动车为主的道路交通条件基础之上的被动型控制系统。实践证明:这些系统不仅不适应中国的混合道路交通情况,在连续流与间断流的协调控制、公共汽车交通优先控制方面也存在问题,更难以适应于中国城市发展智能交通系统(ITS)的需要。本文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973)子项目“城市交通监控与管理系统”的研究成果之一,针对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的特点及以往交通控制系统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提出了适用于中国城市的实时自适应控制与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粗集理论预处理数据的神经
    网络交通事件自动检测算法
    温娟,贺国光
    2004, 4(4): 54-59 . 
    摘要 ( )   PDF(536KB) ( )  
    提出了一种基于粗集理论预处理数据的神经网络交通事件自动检测算法.首先简单介绍T数据挖掘技术中的粗集理论,然后说明了算法的原理、计算步骤以及所用的神经网络模型,最后为检验算法的有效性,时MATLAB编制的仿真程序的生成试验数据做了较充分的仿真试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线铁路开通城市交通
    运营的理论问题研究
    王海潮
    2004, 4(4): 60-63 . 
    摘要 ( )   PDF(308KB) ( )  
    针对铁路枢纽中的单线铁路由于通过能力较小往往被认为不适合参与城市执
    道交通的观念,分析了在单线铁路上增加车站、缩小站间距时通过能力的变化;给出了单线区段采用动车组运营及在客货列车混跑条件下的铁路运输的组织方法;并以某条实际铁路线路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得出了对单线铁路站间距进行缩短并进行适当改造后,可以参与城市交通运营的结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城市铁路最高设计速度值研究
    苏梅,李建新
    2004, 4(4): 64-67 . 
    摘要 ( )   PDF(454KB) ( )  
    简要分析了影响城市铁路最高设计速度的主要因素,研究了提高设计速度的利弊。以实际线路为背景,运用铁道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平台TraMCES,从旅行速度、能耗、时间节约等角度模拟计算了80km/h、100km/h以及120km/h等设计速度下城市铁路系统的各项运营指标。通过对一条平均站间距为2.64km、全长37km的线路的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与80km/h最大设计速度相比,100km/h的最大设计速度可以压缩旅行时间12.1%,但能耗将增加22.7%.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Synchro的感应信号控制交叉口仿真研究
    郭谨一,刘爽,陈绍宽,白立琼
    2004, 4(4): 68-71 . 
    摘要 ( )   PDF(403KB) ( )  
    首先介绍了感应信号控制的机理及其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分析了城市道路交叉口排队和延误的计算方法;在对北京市某一典型十字信控交叉口进行大量实际观测调查的基础上,运用Synchr。系统对交叉口现状和采用感应信号控制后的运行状况进行了仿真模拟对比分析.该交叉口采用感应信号控制后,东进口控制延误由78. 9s下降到21. 9s,西进口控制延误由144. Os下降到45. 9s,每车停车延误由原来的82.8s下降到28.3s,交叉口服务水平也由F级上升到C级,交叉口交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解析结构模型在城市交通分析中的应用
    郭瑞军,韩萍,刘岩
    2004, 4(4): 72-75 . 
    摘要 ( )   PDF(271KB) ( )  
    利用系统工程中的解析结构模型,将城市中错综复杂的交通问题看作一个大系统,分析系统中各要素的直接、间接关系,画出多级递阶结构,从而描述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了影响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原因.以某城市交通问题为实例,详细给出了解析结构模型的应用过程,分析了导致车速低及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和近期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路运输企业向物流企业
    转型的资质综合评价
    陶经辉,李旭宏
    2004, 4(4): 76-80 . 
    摘要 ( )   PDF(434KB) ( )  
    首先结合公路运输企业的自身特点和现代物流的发展要求,建立了公路运输企业向物流企业转型的资质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拙上构造了主客观相结合的指标权重动态赋权方法.其次,通过构造最优矩阵和最劣矩阵,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结合具体实例对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青藏铁路
    技术框架及应用的研究
    秦勇,卢文龙
    2004, 4(4): 81-85 . 
    摘要 ( )   PDF(441KB) ( )  
    对数字铁路的概念和构成进行了准确的描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铁路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青藏铁路技术框架,并对其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采用的技术路线进行了分析,最后阐述了列车追踪、事故救援、设备维护等关键应用的功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谢保锋
    2004, 4(4): 86-90 . 
    摘要 ( )   PDF(573KB) ( )  
    为满足我国铁路电务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新时期要积极发展车站计算机联锁技术.计算机联锁系统不是传统的孤立的信号控制系统,而是信号安全综合控制监测系统和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的功能也因超出了车站信号安全控制设备的概念范畴而得以多方面的拓展.本文对国内外计算机联锁系统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新一代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向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性能、电子化、模块化、智能化、网络化、综合化、一体化等几个方向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编组站自动化智能过程控制
    周望梅
    2004, 4(4): 91-94 . 
    摘要 ( )   PDF(406KB) ( )  
    讨论了TXJK 1Q驼峰自动化控制系统在铁路自动化智能控制过程中的应用,着
    重讨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智能控制自动化,系统网络智能化,数据库管理智能化和系统调试过程智能化.由于对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运用,TXJK I驼峰自动化控制系统成功地实现了铁路编组站自动化智能过程的控制,提高了效率,保障了安全,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J2EE的高速铁路综合
    调度系统安全监控子系统的设计
    尹晓峰,刘春煌,桑苑秋,董学娟
    2004, 4(4): 95-98 . 
    摘要 ( )   PDF(372KB) ( )  
    分析了J2EE的基本体系结构以及该体系结构的优点,结合高速铁路运榆付于安全要求的特点,简要地介绍了MVC模式,以MVC思想设计了基于J2EE的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的安全监控子系统.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可伸缩性,可以减少系统开发以及部署时间,以较低的控制开梢获得了良好性能的表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供需均衡分析的高速公路
    效益产生机理研究
    顾政华,李旭宏
    2004, 4(4): 99-103 . 
    摘要 ( )   PDF(413KB) ( )  
    在分析高速公路基本属性的基础上,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推导了高速公路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函数关系式,进行高速公路的供需均衡分析,研究了高速公路效益的产生机理,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效益评价和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交通体系论坛
    企业战略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与构成研究
    刘虎兴,李学伟
    2004, 4(4): 104-107 . 
    摘要 ( )   PDF(503KB) ( )  
    论述了我国企业在新的市场形势下,如何利用和综合资源设计出更加合理、有效的战略信息系统.通过对战略信息系统设计原则的分析,提出了进行战略信息系统设计的可行方法,并给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我国企业战略信息系统的层次和构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案例分析
    一个考虑早到惩罚的高峰期
    地铁乘车均衡模型
    田琼,黄海军
    2004, 4(4): 108-112 . 
    摘要 ( )   PDF(424KB) ( )  
    研究早晨高峰期内出行者由郊区住处乘地铁到达市中心工作地的交通行为,所建立的均衡选择模型考虑了早到成本和车内拥挤成本,得到了固定需求下的最优发车间隔,在弹性需求下比较了系统最优和地铁公司净利润最大化两种不同政策所导致的地铁票价和出行分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停车诱导对出行时间的影响分析
    邵亚明,张秀媛
    2004, 4(4): 113-115 . 
    摘要 ( )   PDF(342KB) ( )  
    路段行程时间的长短影响出行者的效率.本文从停车巡游角度给出了停车诱导对出行者出行时间的影响模型.对运行中车辆的密度函数增减关系进行分析,给出停车诱导信息的路段行驶时间函数解析关系式,推导出停车诱导信息对出行时间影响关系.进一步通过西单地区停车诱导系统调查结果分析说明驾车出行者对停车诱导信息的需求程度,探讨停车诱导信息系统用于解决交通出行时间效率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私人汽车购买热潮的分析与预测
    杜鹃,范玉妹
    2004, 4(4): 116-118 . 
    摘要 ( )   PDF(336KB) ( )  
    首先运用建立在突变理论上的汽车购买热潮分析模型,分析了私人汽车购买量与人均国民收入及交通政策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会出现汽车的购买高潮,并以北京市的实际数据为实例做了具体分析.然后用分形方法建立了北京私人汽车拥有量的预测模型,并预测了北京市未来三年的私人汽车拥有量,将最近一年的预测数据与实际数据做了比较,得出可行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