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决策论坛
    我的交通发展观
    王庆云
    2004, 4(3): 1-6 . 
    摘要 ( )   PDF(717KB) ( )  
    最近,交通运输领域一个值得注意的学术事件是王庆云教授出版的《交通发展观》。该书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不到两个月,首批印刷的5000册书就告售罄.作为学术著作,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王教授1982年毕业以来,一直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原国家计委)从事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和政策方面的工作,见证并直接参与了近20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决策实践活动.作为发改委现任的交通运输司司长和北京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多年的兼职教授,庆云同志非常注重交通理论与交通实践的结合,经常在交通决策中听取学术界的意见,并亲身参与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各类学术活动.作者根据其长期从事我国综合交通规划工作的实践经验,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中所关联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精辟的专题论述.这些专题包括:以新的发展观看交通发展问题;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交通规划;交通运输应用理论;交通的市场化改革;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运输与物流;可持续交通系统等八个方面.这些专题的分析对于研究当前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推动我国综合交通“十一五”规划等实际工作有重要作用.为让大家了解该书的要旨,本刊现分两期摘要选登该书的第一章“我的交通发展观”,读者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部分重要观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示范工程项目研究和建设
    郭继孚,温慧敏,张可,王刚
    2004, 4(3): 7-9 . 
    摘要 ( )   PDF(367KB) ( )  
    北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是保障北京市ITS协调、持续发展,并充分发挥效益的基础.本文根据北京市交通综合交通信息平台示范工程项目组的研究成果,概述了北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示范工程的基本定位、建设目标、用户服务、系统框架和项目研究、建设的进展情况等.其中,作为十五“科技奥运”示范工程,该项目在关键技术和工程建设上都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交通系统与技术
    创建中国智能交通产业化基地的理论依据
    罗俊仪
    2004, 4(3): 10-15 . 
    摘要 ( )   PDF(596KB) ( )  
    智能交通(以下可简称ITS)产业在我国是正在成长的幼稚产业,且具有跨地
    区、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的性质.针对这一产业特征,创建并设计智能产业化基地建设模式,不能照搬照抄现有科技园区的范本;在借鉴已有园区模式的基础上,必须结合ITS产业的特点和我国ITS产业的现状,进行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因此,如何研究设计“小基地、多功能、强辐射”的墓地运作模式,探索出一条投入少、效益高、带动面宽、运作灵活的园区建设的道路,必须学习和借鉴有关产业集群理论和产业化基地理论,这不仅可以丰富高新技术科技园区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而且对指导创建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化基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海智能交通发展战略的研究
    胡家伦
    2004, 4(3): 16-20 . 
    摘要 ( )   PDF(508KB) ( )  
    针对上海新一轮大发展,从5个方面对智能交通提出需要,介绍了上海智能交
    通建设的目标:建成城市交通信息共享平台,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交通信息汇聚中心之一,城市交通管理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该目标分近期、中期、远期分段设定.因此,上海市将实施建设交通信息中心和上海智能交通工程研究中心等10大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盾工程与智能交通
    沈志工
    2004, 4(3): 21-23 . 
    摘要 ( )   PDF(256KB) ( )  
    从公安科技管理的角度,本文介绍了“金质工程”,及其与智能交通系统(ITS)
    的关系.并结合公安科技工作的具体情况,阐明了建设中国ITS的想法,提出了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ITMS)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总体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综合监控系统及关键技术
    王富章,李平,刘德山
    2004, 4(3): 24-28 . 
    摘要 ( )   PDF(479KB) ( )  
    结合铁路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城轨智能运输系统的基本构想,并对其中作为其他子系统研究基础的城轨智能化综合监控系统进行了探讨;在对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系统的国内外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智能化、综合化将是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最后,文章对城轨智能化综合监控系统的内涵、结构及其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京奥运ITS发展基础研究
    许焱,刘小明,杨孝宽,孙国萍
    2004, 4(3): 29-32 . 
    摘要 ( )   PDF(391KB) ( )  
    研究了北京奥运交通系统对ITS的需求,分析了建设奥运ITS的必要性;通过
    分析北京市的城市总体社会经济状况,研究了北京交通系统的供给、需求和问题,预测了北京ITS发展状况.最后,文章得出了北京市有能力、有条件发展和建设奥运ITS的结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GIS的交通信息Web对外发布系统应用研究
    李超,賈元华
    2004, 4(3): 33-36 . 
    摘要 ( )   PDF(421KB) ( )  
    针对目前智能交通系统中所采用的有限的交通信息发布手段,在对外发布的信息内容和数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情况,运用系统的思想,对目前国内刚刚起步的,将互联网和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相结合起来对外发布交通信息的信息发布系统的基本原理、可行应用、一般系统构架等进行了研究.指出运用互联网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服务,而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能够处理、查询、分析、显示各种静态与动态的交通信息,二者的结合是交通信息发布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并特别通过一个实际系统探讨了一种当前经济可行系统的实现方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
    城市综合交通、物流、生态问题的基础研究方法
    王飞跃,戴汝为,汤淑明,张嗣瀛, 陈国良,杨东援,杨晓光,李 平
    2004, 4(3): 37-46 . 
    摘要 ( )   PDF(927KB) ( )  
    以城市交通、物流和生态系统的综合发展为切入点,讨论有关城市科学化发展中的若干基础科学问题,特别是在对以前的工作予以客观的归纳、分析、开拓与利用的基础上,从更广的科学范围和更深的技术层次,以多学科、跨领域、综合型的研究方式探讨解决这些科学问题的有效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路网功能结构及配置研究——组合归并法
    马川生,魏广奇
    2004, 4(3): 47-49 . 
    摘要 ( )   PDF(311KB) ( )  
    针对我国公路网络还没有功能方面的划分及合理配里,根据交通网络具有自相似性的特点,将结点集上的网络,按其功能分出五种;五个层次的网络中,都存在着上述的五种功能结构,结点的稳定性决定着网络的德定性.本文通过组合归并法,得出实际应用上的会路功能级别的划分标准;将功能级别划分为两个层面,进而通过图上作业法求出我国国家层面上主干线奋路、干线公路、集散奋路、出入道路的总里程;各功能级别线路的比重结构;主要功能级别的线路在东、中、西部的分布;以分维数a为基础,讨论东、中、西部的差异,指出这种差异的含义,利用主干线、干线与高速公路的关系,推算出我国高速公路的总里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交通流的统一连续模型
    唐铁桥,黄海军
    2004, 4(3): 50-54 . 
    摘要 ( )   PDF(372KB) ( )  
    针对Zhang所建立的非均衡连续交通流模型中的三个阶段模型各自的缺点,即第一阶段的模型本身并不合理,虽然第二阶段的模型具有很好的性质,但是这阶段仅仅是这三个阶段中的过渡阶段,第三阶段的模型是不稳定的,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这三个模型不能从形式上统一起来的事实,采用同样的方法将这三个不同模型建立一个统一的连续模型,然后对这个模型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并且还证明了它是线性稳定的.从而证明,这个统一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交通流的特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通运输项目决策中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
    李雪梅,李学伟
    2004, 4(3): 55-59 . 
    摘要 ( )   PDF(415KB) ( )  
    交通运输项目涉及多种不同运输方式,而各不同运输方式的评价方法又各有特点.为了避免重复投资,适应国民经济综合发展战略的需要,将各不同运输方式的项目放入同一标准体系中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基于上述原因,文章提出了一个多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建立综合交通运输指标体系,将不同运输方式纳入同一体系;然后将各定性、定量指标量化,并用上限效果法、下限效果法、或额定效果法对量化指标做无量纲处理;同时利用AHP法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对上述数据进行汇总,得到各方案综合值,以此为依据进行方案决策.文章最后给出算例,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计算,并分析计算结果,验证了所述综合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方法探讨
    姚智胜,邵春福,熊志华
    2004, 4(3): 60-64 . 
    摘要 ( )   PDF(426KB) ( )  
    通过分析美国、英国、日本和我国目前的交通影响分析方法、过程和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探讨了在交通影响分析中增加环境影响评价、可达性评价等,提出了多指标交通影响分析方法.多指标交通影响分析方法不仅能定量计算城市建设项目带来的在道路和交叉口上新增的交通流量,而且能够计算新增交通量对环境和土地利用的负面影响,从而更全面地考虑城市建设项目对交通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公交调度中心的规划与设计
    张 宁, 黄 卫
    2004, 4(3): 65-69 . 
    摘要 ( )   PDF(498KB) ( )  
    在研究智能公交调度系统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提出了智能公交调度中心的实施结构,并详细论述了智能调度中心的功能。最后,详细描述了智能调度中心各子系统的功能,给智能调度中心的建设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通仿真在交通影响分析中的作用
    王丽,刘小明,任福田,全永燊
    2004, 4(3): 70-73 . 
    摘要 ( )   PDF(316KB) ( )  
    以TSIS软件卫仿真平台、以中关村西区为研究对象,在对比分析国内外交通那个特点的基础上,利用TSIS对中关村西区交通改进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了利用交通仿真方法进行交通影响分析的可行性分析;并通过仿真环境的动画演示功能,直接从交通流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了项目周边路网的交通改进方案,获得了较好的仿真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道路交叉口通行措施综合评价
    赵成光,尹相勇
    2004, 4(3): 74-77 . 
    摘要 ( )   PDF(313KB) ( )  
    通过对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守护栏杆、人行天桥、信号设备、地下通道、立交桥等5种通行措施进行分析,在实现道路通行安全性的同时,兼顾车流通行能力,此外还考虑了系统的实施费用、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城市景观等因素,从而选择了减少伤亡人数、减少经济损失、城市景观、实施费用和车流通行能力等五个影响道路交叉口通行措施评价的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判断矩阵并计算特征向量,并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来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在层次单排序判断矩阵与层次总排序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均符合要求后,方案总排序的结果才可以接受.最后,对方案总排序的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并得出了可供相关部门参考的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列车卧铺收益管理研究
    张秀敏,赵冬梅,文曙东
    2004, 4(3): 78-81 . 
    摘要 ( )   PDF(370KB) ( )  
    政府赋予铁路运营部门一定的定价自主权,为其尝试新的收益管理方法,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因此,为充分利用列车上经常出现的闲置卧铺,本文将国外的航空收益管理理论应用于我国铁路客运领域;结合差别定价法、EMSR法和投标价格法各自的优势,提出一种新的收益管理存量控制方法:隐藏价格— EMSR法.算例分析表明,不同定价方式下,新方法能够提高铺位利用率,增加网络运输总体收益,实施效果优于传统的投标价格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公交换乘枢纽规划方法
    王钦,王炜,李铁柱
    2004, 4(3): 82-85 . 
    摘要 ( )   PDF(330KB) ( )  
    针对我国当前在公交换乘问题上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对公交网络、公交系统新的认识基础上,以划分公交服务区,公交线路等级化的思想,提出了城市枢纽规划决策的几种方法:以交通分配预测为基础的会交客流分配数据,得到枢纽的集散客流量强度,进而提出基于公交客流预测的流量决定法;在城市公交网络结构和用地结构的基础上,利用最小控制集算法;利用城市规划中“邻里单元”的概念,作为规划枢纽的分区单位和依据,提出了基于城市布局结构的枢纽决策规划及修正方法等,并提出了以公交换乘枢纽为核心的规划新流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启发式组合优化算法效率的改进研究
    罗辉林
    2004, 4(3): 86-91 . 
    摘要 ( )   PDF(390KB) ( )  
    以车辆调度问题为实例引出一种新的组合优化算法,并与原有的方法进行比较,说明新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组合爆炸,极大地提高算法寻优效率.然后,本文用数学方法来证明该新方法再寻优上的正确性,最后根据两种不同算法编写各自对应的程序,用实际运行的结果来验证新算法带来的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大干线铁路客运量预测方法研究
    赵长江
    2004, 4(3): 92-96 . 
    摘要 ( )   PDF(406KB) ( )  
    针对传统四阶段法不太适合长大铁路干线需求预测的实际,通过时四阶段需求预测方法及各种模型的改造,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铁路项目客运量预测的预测方法和程序.通过对京沪高速铁路的具体应用,论文就参数标定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交通体系论坛
    兰州城市发展战略与交通运输系统整合规划研究
    陆化普,王媛媛,屈鹏举
    2004, 4(3): 97-101 . 
    摘要 ( )   PDF(566KB) ( )  
    1.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China; 2.Bureau of Lanzhou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Lanzhou 730030,China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公交规划方法研究
    葛芳,王江燕,李鹏飞
    2004, 4(3): 102-104 . 
    摘要 ( )   PDF(248KB) ( )  
    基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综合交通规划项目的研究,针时公交规划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总结,从规划理念、规划目的、规划原则、规划方法到政策保障与措施,论述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公交规划的过程和思路,并对公交规划的可实施性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共交通收费理论发展与借鉴
    王健,安实
    2004, 4(3): 105-109 . 
    摘要 ( )   PDF(543KB) ( )  
    回顾了公交收费理论的发展历程和研究前沿,分析了公交收费的实践经验,研究了我国城市公交收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用以有效地利用现有道路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道路设施的通行能力,提供优质高效的公交服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案例分析
    在政府合作框架下中德两国在磁浮领域的合作
    蔡文沁
    2004, 4(3): 110-112 . 
    摘要 ( )   PDF(265KB) ( )  
    介绍中国科学技术部与德国联邦交通、建设和住房部在签署磁悬浮铁路技术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的备忘录基础上,由中国科技部高新司能源交通处和德国联邦交通、建设和住房部磁浮项目处具体组织的双边合作与交流.通过多次工作会议,双方交流了上海项目和德国磁浮项目的进展情况并推动安排了一些合作项目,包括支持上海线单线示范运行的安全认证与审批,TVE线和上海磁浮示范线噪声对比测试,上海线磁浮列车运行舒适性,会车空气动力测试等合作项目.双边交流与合作对于上海线的建设和磁浮技术的进一步研发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产品差异化的运输企业博弈分析
    何伟,匡敏,胡思继,金福才
    2004, 4(3): 113-117 . 
    摘要 ( )   PDF(467KB) ( )  
    基于对差异化运输产品的分析,建立了不同运输方式企业之间的价格博弈模型和相同运输方式之间的企业竞争博弈模型,并就相关情形进行了基本的博弈分析.分析得出:不同种运输方式之间的企业竞争时,如果运输产品的差异度较小,企业对价格的反应不敏感,而随着差异度的增加,价格的敏感度也相应提高.因而企业应立足于产品与服务差异化,以提高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差异度来吸引顾客.对于同种运输方式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运输企业在提供相同的运输服务时,价格将是影响市场占有率的决定性因素,市场内参与竞争的企业过多,势必造成企业竞相降低运价,形成恶性竞争.文章最后提出了运输企业之间的竞争要逐渐从以价格为主导形式的竞争转到以产品差异为主导形式的竞争.为此,政府应放松运价管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引导企业提供差异化的运输产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速公路收费标准的动态调整分析
    徐缓缓,李铁柱
    2004, 4(3): 118-121 . 
    摘要 ( )   PDF(354KB) ( )  
    为保证高速公路收费费率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并达到预期收费目的,文章科学地、系统全面地指出了收费标准的调整时机,同时就交通量、收费系数、资金来源等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和说明,并概括阐述了具体实施时的有关事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配送车辆调度特点及其研究重点
    程世东,石建军,刘小明
    2004, 4(3): 122-124 . 
    摘要 ( )   PDF(308KB) ( )  
    在物流配送中,车辆调度的本质是物流公司利用自己有限的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利用社会资源来完成客户货物移动的需求.本文从这个本质出发,分析了我国车辆调度中具有的多配送中心,多车型,集货、送货、集送一体化业务混合,以及配送受交通状况影响较大这四个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文章在最后提出了物流配送中,车辆调度所研究的重点和关键技术,以便构建真正实用的车辆调度系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