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决策论坛
    交通货运业瓶颈问题的投入产出分析
    钟山,刘源张,汪寿阳
    2004, 4(2): 2-8 . 
    摘要 ( )   PDF(689KB) ( )  
    通过对《1997年中国投入产出价值型表》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分析了交通货运业各部门的现状及其和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交通货运业瓶颈问题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当前的形势下,应扶持水上货运业,适度发展航空货运业,改革铁路货运业和公路货运业以及改进管道运输业和铁路货运业的现有技术”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交通系统与技术
    第十届智能交通系统世界大会概况和我国发展方向的讨论
    王笑京,李斌,高海龙,张建通
    2004, 4(2): 9-16 . 
    摘要 ( )   PDF(664KB) ( )  
    第十届智能交通系统世界大会于20031116-20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中国科技部、交通部、公安部、建设部和北京市均派代表参加。简要介绍了本次大会的情况,并对大会上反映出的一些亮点及技术动向进行了介绍和评述。在介绍国外情况的基础上,笔者对国内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提出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下,智能交通系统需要考虑的外部环境和约束条件,并对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开发和应用的重点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再谈ITS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贺国光
    2004, 4(2): 17-24 . 
    摘要 ( )   PDF(776KB) ( )  

    首先提出了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不单单是智能交通系统,而是一体化交通系统和智能交通系统的统一的新观点,并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即从所属范畴分析ITS的地位,从交通问题的成因来分析ITS的作用范围,以交通控制与交通诱导为例说明交通系统必须一体化.然后,从三个角度讨论了ITS信息化问题,即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关系,信息的数量与质量问题,IT的发展也需要智能化.接着,列举了7个方面的例子说明存在着忽视交通系统的复杂性的现象.最后,分析了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论研究交通系统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日本多式联运交通体系中CyberRail的发展现状
    张洪宇,史天运
    2004, 4(2): 25-30 . 
    摘要 ( )   PDF(733KB) ( )  
    CyberRail是一个功能增强的铁路系统,是使用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实现安全、高效、一体化多式联运交通系统。日本铁道技术综研所(RTRI)于2000年初开始筹划新一代的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研究,提出了面向IT的铁路领域的ITS——CyberRail。其研究目的在于定义CyberRail的系统架构,推广不同铁路相关信息服务的通用性,界定CyberRail应具有的功能,建立起一个通用的标准或体系框架,保证铁路信息在多式联运体系中具有高度灵活性与开放性。CyberRail是日本铁路系统未来发展的一个参考模式。本文介绍了CyberRail的基本概念、用户服务、系统架构、发展现状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
    实时ITS数据抽样技术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吴家庆,于雷,袁振州,耿彦斌,刘梦涵
    2004, 4(2): 31-41 . 
    摘要 ( )   PDF(963KB) ( )  
    阐述了数据抽样技术在ITS数据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通过VB编程语言和ORACLE数据库技术实现了ITS数据抽样算法,并对北京三环路上和美国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的实时ITS数据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最佳抽样日对权重的变化不敏感,最佳抽样日数据与总体平均值匹配得较好,也包含了最多的原始数据的信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路货运运力增长与运输生产率关系的实证分析
    马银波
    2004, 4(2): 42-47 . 
    摘要 ( )   PDF(608KB) ( )  
    建立了公路载货汽车生产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公路货运行业运力增长与生产率之间关系的演变过程及原因,证明货车投入与货车生产率关系符合经济学规律;认为以往我国实现公路运力增长经历了边际生产率递增和边际生产率递减两个阶段;目前我国运力供应主要受市场调节作用和需求增长的影响,存在运力结构性过剩.在分析影响运力增加和货车生产率主要因素基础上,提出今后运力增长应主要通过运输组织与管理的技术进步、采用规模生产经营方式来实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模糊聚类法在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的交叉口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成卫,李江
    2004, 4(2): 48-50 . 
    摘要 ( )   PDF(334KB) ( )  
    交通冲突技术是国际交通安全领域新兴开发的非事故统计评价方法,是以大样本、快速、定量研究评价交通安全现状与改善效果的特点而异于传统的事故统计评价方法.以昆明市的16个交叉口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模糊C一均值聚类方法,引入交通冲突与混合当量交通量的比值(TC/MPCU)作为样本特征,提出对具有分时段交通冲突和交通量数据为依据的交叉口进行安全评价的交通冲突模糊聚类评价法,为交叉口的安全评价提供一种新的研究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改进主成分分析法的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方案评价
    顾政华,李旭宏
    2004, 4(2): 51-55 . 
    摘要 ( )   PDF(426KB) ( )  
    鉴于主成分分析法中某一方面的评价指标多寡、相关性强弱对结果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在进行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方案评价时,首先将评价指标划分为不同的指标子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每一指标子集的评价值;再给各指标子集分配相应的权重系数,以线性加权求和的方式得到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值.并在实例中讨论了各指标子集的权重取值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该方法有助于融合主客观赋权法的优点,克服常用方法中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度搜索”的最短径路算法
    张云丽,莫辉辉,邓连波
    2004, 4(2): 56-58 . 
    摘要 ( )   PDF(259KB) ( )  
    最短径路是网络优化中的一个经典问题,Dijkstra算法被公认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最短径路的搜索求解算法.本文在研究网络一般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发现传统Dijkstra算法在每次迭代过程中都需要搜索所有节点的这一缺陷,通过向搜索节点中引入“度”的信息,提出了基于“度搜索”的改进算法,并根据网络的特点,给出了有向网络和无向网络两种情况下存在“度”差异的算法设计方法;算法的整体结构与Dijkstra保持T一致性,没有算法结构的突变,因而通过修改原有Dijkstra程序和重新设计“度搜索”程序都十分容易实现.该算法提高了最短径路的搜索效率,特别是对稀疏网络,算法效率更为明显,其复杂度小于O(IV1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及发展策略的分析研究
    王淑琴,陈峻
    2004, 4(2): 59-63 . 
    摘要 ( )   PDF(467KB) ( )  

    利用中国仓储协会及扬州市现代物流规划课题组的调查资料对我国3PL的现 状做了分析,并指出了目前3PL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归纳出了目前3PL的三种运作 模式— 传统外包型、战略联盟型和综合集团型,并且讨论了各模式的优缺点,推荐了组建综合物流公司的三种方案;最后对3PL的发展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铁路旅客综合服务信息系统的研究
    张霞,赵瑜
    2004, 4(2): 64-67 . 
    摘要 ( )   PDF(364KB) ( )  
    在借鉴国外铁路旅客服务信息系统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详细分析了铁路旅客旅行消费需求及铁路客运生产管理部门的业务需求;据此提出铁路旅客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功能结构的初步设想;最后给出系统的网络结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曲线拟合的地图匹配算法
    周颖,程荫杭
    2004, 4(2): 68-70 . 
    摘要 ( )   PDF(238KB) ( )  
    地图匹配是车辆导航系统中的重要定位技术.论文从选择候选匹配路段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曲线拟合的地图匹配算法.论文先介绍了曲线拟合的原理,接着详尽介绍了墓于曲线拟合的地图匹配算法,并讨论了该算法的匹配率等性能,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准冲击波的干道车流行程时间预测方法研究
    魏丽英,田春林
    2004, 4(2): 71-74 . 
    摘要 ( )   PDF(319KB) ( )  
    在对干道车流运行特性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差分近似代替微分的方式对传统的交通流流体动力学理论进行了改进;并且用准冲击波分析方法对干道行程时间和干道行程车速进行了模拟和预测研究,以满足快速预浏的要求,为城市干道交通流的科学管理和控制提供了一种分析工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交通体系论坛
    基于ATMS的共用信息平台的系统研究与设计
    杨兆升,岳昊,高颖
    2004, 4(2): 75-78 . 
    摘要 ( )   PDF(450KB) ( )  
    以基于ATMS的共用信息平台的逻挥结构、构成要素、基本功能、数据库组织 方案为主线,首先用述了基于ATMS共用信息平台在ITS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描述了 共用信息平台所提供的墓拙交通信息的内容,同时提出了共用信息平台的逻挥结构,把共用信息平台划分为三个结构层次,提出了共用信息平台所具备的功能,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介绍了数据融合、数据仓库、数据挖握等关健技术,具体分析了共用信息平台采集数据时所要考虑的因素;最后以分布式数据库为基拙着重分析和探讨了基于ATMS的共用信息平台的数据库组织方案,在此基拙上初步提出了建设共用信息平台的两条基本思路,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向中国城市的先进的交通控制与管理系统研究
    杨晓光
    2004, 4(2): 79-83 . 
    摘要 ( )   PDF(399KB) ( )  
    目前中国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系统基本上是引用SCOOT、SCAT等国外开发的系统,这些系统皆是建立在机动车为主的道路交通条件基础之上的被动型控制系统。实践证明:这些系统不仅不适应中国的混合道路交通情况,在连续流与间断流的协调控制、公共汽车交通优先控制方面也存在问题,更难以适应于中国城市发展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学姚。本文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973)子项目“城市交通监控与管理系统”的研究成果之一,针对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的特点及以往交通控制系统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提出了适用于中国城市的实时自适应控制与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发展先进的城市多方式联合运输系统的探讨
    腾靖,杨晓光,朱伟刚
    2004, 4(2): 84-90 . 
    摘要 ( )  
    首先对既有的多方式联合运输的概念进行了拓展,然后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我国发展城市多方式联合运输系统的迫切需求。进而分别从客、货两方面阐述了城市多方面联合运输系统的规划方案及信息化在其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最后提出了基于智能运输系统的先进的多方式联合运输系统概念并希望得到业界的关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物流综合评价及发展战略
    李玉民,李旭宏,毛海军,吴继冈
    2004, 4(2): 91-95 . 
    摘要 ( )   PDF(429KB) ( )  
    针对如何客观、准确地分析和评价区域物流发展及其综合竞争力,并制定物流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物流发展SWOT分析方法.首先建立评 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能够剔除多指标间存在相关性及信息重叠的特点,对区域物流发展的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再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影响物流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等因素进行讨论;依据讨论结果,提出具有竞争力的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枢纽城市交通信息港共用信息平台建设方案研究
    李昊,尹治本
    2004, 4(2): 96-99 . 
    摘要 ( )   PDF(392KB) ( )  
    以主枢纽城市交通信息港的建设为背景,从共用信息平台建设中的网络方案、平台的总体构架、平台的实现和平台安全四个平台建设的主要方面提出交通信息港中共用信息平台的建设方案;从而能够在交通信息网络互联,共同提供信息的前提下,保证交通信息资源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共享,真正体现交通信息互连和共享的信息化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交系统反事故干扰措施研究
    赵志飞,宋守信
    2004, 4(2): 100-104 . 
    摘要 ( )   PDF(462KB) ( )  
    通过对事故致因因素的分析,引入并修正了轨迹交叉论事故触发模型在公交系统中的表现形式,并针对公交系统的资源特点对人因差错、物因缺陷事故运动轨迹的形成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根据对公交系统主要事故致因因素的分析,特别着重于对驾驶员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研究,阐明驾驶员的不安全行为在事故致因中的复杂性和控制的重要性.通过对反轨迹交叉的事故干扰研究,得出了适合公交系统的反事故措施模式,并结合管理学中冲突的解决原理提出反交叉式干扰事故模式,希望导入安全行为可以降低人因差错、物因缺陷轨迹交叉的概率,进而根据公交系统的运行特点,提出几点有实际意义的控制人因的反事故交又干扰方法,以供实践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京市道路信号交叉口自行车和行人的行为研究
    吴建平1,黄岭2,赵坚利3
    2004, 4(2): 105-114 . 
    摘要 ( )   PDF(733KB) ( )  
    对北京市信号交叉口的自行车和行人在混合交通流中的微观行为进行研究分析。研究中使用视频采集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来收集和分析自行车和行人在交叉口的行为。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是信号交叉口字自行车和行人的各种微观行为特征和基础行为模型, 这些结果有助于理解信号交叉口混合交通流的行为,并为城市混合交通流的微观交通模拟模型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公交规划调查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开发
    李铁柱1,张亮2,徐瑗瑗1
    2004, 4(2): 115-120 . 
    摘要 ( )   PDF(485KB) ( )  
    针对Access系统对城市公交调查数据的分析处理存在功能单一,通用性较差,不适合用于对于数据结构较为复杂的数据进行分析的不足与不便之处,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一种新的城市公交规划调查数据分析处理系统。该系统能够较好的克服这些不足,它具体包括:(1)城市公交调查及数据处理分析:调查项目、调查表格、调查指标;(2)城市公交调查数据库设计:调查数据输入格式、中间数据库、输出结果;(3)软件开发:总体设计、界面设计、模块设计、输出设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射频技术的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
    郁鹏,张仲义
    2004, 4(2): 121-124 . 
    摘要 ( )   PDF(355KB) ( )  
    首先简要介绍了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的现状,提出了建立高速公路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ETC)的必要性.接着介绍了作为一种先进的自动识别技术的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发展、原理、以及应用情况.最后,结合高速公路收费现状,作者初步提出了将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不停车收费系统应用于高速公路收费中的方法,用以解决高速公路的自动收费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