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论坛
    中国省会城市客运出租汽车数量管制强度分类
    姚志刚, 程高
    2012, 12(5): 1-6. 
    摘要 ( )   PDF(466KB) ( )  

    由于不同管制目标下的城市客运出租汽车数量管制绩效存在差异,为掌握省会城市客运出租汽车数量管制强度,将人口拥有率、建成区面积拥有率、公交客运量比率、GDP拥有率、道路面积拥有率和对外客运量比率作为分类指标,运用模糊-均值聚类法对中国省会城市客运出租汽车的数量管制强度进行分类,进行Matlab 7.0编程,经聚类有效性分析和F-统计量检验后获得最佳分类方案.结果表明,将31个样本城市的客运出租汽车数量管制强度分为低、较低、中、较高、高5个等级最佳,分类结果为建立出租汽车数量调控模型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剥夺的快速城市化地区交通公平评估模型
    戢晓峰, 张玉鹏, 陈方
    2012, 12(5): 7-13. 
    摘要 ( )   PDF(502KB) ( )  

    为改善快速城市化地区的交通公平性,基于罗尔斯正义原则,分析了快速城市化地区交通公平内涵.基于剥夺理论从可达性角度进行了交通公平评价,并提出居民出行容忍度阈值、期望阈值及交通小区可达性等数据的测度方法,从绝对剥夺与相对剥夺两个层面建立交通公平评价模型,并通过算例进行验证分析.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剥夺理论的交通公平评价模型可以有效测度快速城市化地区居民的交通绝对剥夺感与相对剥夺感,指出交通基础设施缺乏是快速城市化地区的一种常态,应当从交通政策调控、优化公交系统和居民心理疏导三方面改善快速城市化地区的交通公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计重收费政策下超限货车用户行为分析
    王健, 胡晓伟, 李翠霞
    2012, 12(5): 14-19. 
    摘要 ( )   PDF(637KB) ( )  

    为降低高速公路货车超限率,保障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和交通秩序,计重收费政策在已在我国推广应用.本文在国内外高速公路计重收费政策研究基础上,以黑龙江省2011年11月15日计重收费费率下调为背景,结合瓦盆窑收费站的实际交通运行数据,计算了费率下调前后超限货车的价格弹性,采用理论推导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计重收费政策下超限货车用户的行为,并提出了相关的计重收费政策实施建议,为高速公路计重收费政策在我国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式联运运输方案选择的交叉熵方法
    蒋洋, 张星臣, 王永亮
    2012, 12(5): 20-25. 
    摘要 ( )   PDF(428KB) ( )  

    为了深入研究多式联运运输方案优化问题,将问题抽象成为组合优化问题,并将交叉熵方法应用于多式联运问题的研究.探讨综合运输的背景下,寻求运输成本、转运费用等最小化的运输方案,提出了针对多式联运运输方案选择问题的交叉熵算法,并给出了计算步骤和相应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算法的有效性,采用节点扩展的网络图描述多式联运网络,进而转化为最短路问题进行求解.结果表明,运输成本、转运费用对运输方案起到关键作用,并且提出的交叉熵算法能够很快收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交通保障的城市突发事件分级
    何雅琴, 李杰
    2012, 12(5): 26-30. 
    摘要 ( )   PDF(425KB) ( )  

    合理划分突发事件等级,是应急管理人员迅速、科学调度资源和人员的基础依据,是预案编制的首要前提,也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关键技术.已有的突发事件分级研究重点是事后分级,没有考虑事件发生时的交通保障能力,这会导致分级出现偏差,对应急处置意义不大.此外,大部分研究都是定性的.本文提出了突发事件中分级的定量模型.考虑应急救援的交通保障能力,从突发事件性质,突发事件对社会的影响,以及交通保障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突发事件分级的评价指标,接着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因素的优先权重,最后以火灾为例验证了提出的模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交通系统与信息技术
    基于离散选择理论的跟驰模型
    郑建, 铃木弘司, 藤田素弘
    2012, 12(5): 31-38. 
    摘要 ( )   PDF(1783KB) ( )  

    基于离散选择理论,提出了车辆跟驰模型.考虑七个选择肢中的加减速度,采用选择肢特定参数反映出不同选择肢的吸引程度.为了避免换道行为的干扰,利用HOV车道的车辆数据对模型进行标定和验证.结果显示,大多数的标定参数在95%的置信水平下都是较为显著的.此外,模型反映出的不同的车头间距及速度下的驾驶员对不同加减速度的选择趋势与日常驾驶行为完全吻合.验证结果表明,对于实际状况下被选择的选择肢,大于1/7 (每个选择肢的平均预测概率) 的预测概率的比例大于87%.从观测比例的角度看,实际观测值与模型的预测值之间差异并不显著.最后应用模型模拟30分钟的单车道交通状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AVL数据的单程时间参数设置方法
    徐甲, 沈吟东
    2012, 12(5): 39-45. 
    摘要 ( )   PDF(871KB) ( )  

    单程时间(ST)是编制公交运营计划的重要参数,而国内公交企业对此普遍重视不足,多采用公司统一而非针对不同线路的时段标准,由调度人员凭借经验设置参数值,致使其无法反映现实状况,运营服务准点率低下.为此,本文提出一个基于车辆定位(AVL)数据的ST设置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首先通过分析大量AVL数据中的实际单程时间样本,划分“同运营时间(HRT)时段”,并建立“单程分布知识库”;然后采用候车时间优化模型,计算各HRT时段中的ST参数取值;最后,对ST参数进行仿真验证和调整.对海口4路现实数据的实验显示,采用该方法设置ST参数有助于编制出高执行率和准点率的行车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驾驶疲劳的一维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
    曲仕茹, 贾光帅
    2012, 12(5): 46-51. 
    摘要 ( )   PDF(1870KB) ( )  

    为了研究驾驶疲劳对道路交通流运行状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一维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在周期性边界条件下,通过分析驾驶员的疲劳特性,考虑驾驶疲劳对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影响,分别对疲劳车辆与正常车辆制定各自的演化规则,并以此对车辆进行状态更新,以建立改进的交通流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得出不同疲劳车辆比例下车流密度、速度与流量的关系数据,并分析了疲劳车辆对交通流安全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对于本文改进的模型,随着道路上疲劳车辆比例的增加,交通流的拥堵呈分散趋势,车辆的拥堵频率显著提高,整体车流的安全性有所下降.同传统的SDNaSch模型相比,能够更好地描述道路交通流的实际运行状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在汽车ABS中的仿真研究
    王慧, 杨林
    2012, 12(5): 51-56. 
    摘要 ( )   PDF(723KB) ( )  

    无论是经典还是现代控制理论,大多是建立在线性系统基础上,目前对非线性系统还没有比较成熟的理论.常规PID控制在对象变化时,控制器的参数不能自动修改适应.将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利用模糊推理方法实现对PID参数的在线自整定,设计了一种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在分析汽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PID控制、模糊自适应PID控制两种方法,联合Simulink软件分别对汽车的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进行刹车运动仿真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模糊控制方法和PID控制算法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可以达到更好的制动效果,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和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通图像压缩的FPGA实现
    刘通, 史忠科
    2012, 12(5): 57-64. 
    摘要 ( )   PDF(1296KB) ( )  

    交通图像处理系统需要存储或上传非正常交通状况的图像,而图像数据量大难以存储或上传,对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交通图像压缩系统.针对交通图像压缩的特点,采用算法复杂度相对较低的JPEG算法,并对算法进行并行化处理,使系统内各个模块并行运行,增强了系统的实时性;采用两个基于Loeffler快速算法的一维DCT变换(1DDCT)模块实现二维DCT变换(2DDCT),并在对大量交通图像进行实验的基础上给出一套适合交通图像压缩同时适合FPGA处理的量化表,大大降低了系统对FPGA资源的占用.外场实验分析表明,系统工作稳定,压缩图像质量好,压缩比较高,实时性强,对分辨率为720×576的彩色图像具有30帧/s的处理能力,可以作为交通图像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模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
    公路几何特征对通行能力影响分析
    HASHIM Ibrahim Hassan, ABDEL WAHED Talaat Ali
    2012, 12(5): 65-75. 
    摘要 ( )   PDF(546KB) ( )  

    通行能力预测是公路设施规划、设计与运营中的基础环节.本文基于埃及曼努菲亚省12条农村双车道路段数据,研究了公路线形等几何特征对通行能力的影响以及线形由切线变为平曲线时通行能力的损失.所选取的路段线形包括直线和随后的平曲线.同时,采集了各路段上车流量及速度数据,利用基于基本图的外推法研究流量和密度关系.路段上不同车型的车辆均转换为小客车当量.此外,针对不同情形(切线、平曲线及对应流量损失),分别建立了最佳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切线型道路的关键自变量是路宽、肩宽以及切线长;平曲线道路的关键变量是曲线半径和路宽.通行能力和几何特征关系最佳模型的自变量为曲线半径.本文的模型可用于分析评价农村双车道道路的通行能力,尤其是评价文中所研究路段的通行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号交叉口过街行人与机动车冲突危险度建模
    任刚, 顾程, 陆丽丽, 周竹萍, 丁晨滋
    2012, 12(5): 76-81. 
    摘要 ( )   PDF(1292KB) ( )  

    为定量评价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安全性,量化过街行人与机动车冲突的严重程度,从过街行人行为特征出发,基于模糊聚类的SOMK聚类算法,提出信号交叉口过街行人与机动车冲突危险度模型。以南京市6个信号交叉口为例,采用基于视频的人工观测法采集高峰时刻行人与机动车冲突数据,给出TTC、PET、DST等评价指标的获取和计算方法,阐明交叉口行人过街冲突危险度的分析过程。结果表明,TTC、PET、DST三个指标变量对于聚类分析都起到明显作用,不同类型冲突的发生频率及其严重程度存在差异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灯控错位交叉口交通流模型研究
    刘小明, 郑淑晖
    2012, 12(5): 82-89. 
    摘要 ( )   PDF(631KB) ( )  

    错位交叉口交通特性研究对于制定合理有效的错位交叉口交通管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无灯控错位交叉口交通流间的冲突过程分别建立了相应的元胞自动机行为规则,进而应用上述规则对不同参数设置下的交通流演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和讨论了主路进口道交通流密度变化对不同路段交通流平均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错位交叉口主路上较小的车流密度也能导致主路进口道及两T型口中间路段发生交通堵塞,每个T型口主路进口道交通流量变化会对另一个T型口主路进口道交通流平均速度产生较大影响,此外,无灯控下的交通堵塞也会呈现周期性的排队-消散过程。上述方法及结果可为错位交叉口实施信号控制提供有意义的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叉口与公交站组合配置下的交通流模拟研究
    田丽君
    2012, 12(5): 90-96. 
    摘要 ( )   PDF(3099KB) ( )  

    在道路系统中,交叉口和公交停靠站附近常出现局部交通堵塞,是干扰城市交通畅通的主要瓶颈.考虑交叉口和公交停靠站的组合配置情景,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在开放边界条件下对双车道混合交通流的车辆换道和停靠行为进行细化,模拟研究需求变化和公交比例对整个交通系统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公交车比例,存在一个临界流入率,该临界值随着公交车比例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临界值以内,车流属于自由流,流量随着流入率的增大而升高,而在临界值以外,流量达到饱和状态,不再随流入率增大而升高.在交通高峰期,信号交叉口上游排队会影响公交停靠站附近车辆运行.因此,根据交通需求设立合适的车站位置和信号灯周期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站台港湾式公交站交通流模型及仿真分析
    刘应东, 牛惠民
    2012, 12(5): 97-102. 
    摘要 ( )   PDF(881KB) ( )  

    在NS模型基础上,考虑到公交车进出站的优先权、逐步变速等因素,建立了多站台港湾式公交站混合交通流双车道元胞自动机模型.通过模型模拟,对比分析了单站台和多站台港湾式公交站两种停靠方式的交通流特性,研究了多站台港湾式公交站的站台长度、站台间距以及公交车比例对交通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公交车密度较大的路段上,设置多站台港湾式公交站并选择适当站台长度、站台间距可以提高车站的处理能力,更有效的缓解由公交站引起的道路拥堵,从而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该模型作为城市现有道路改造时确定公交车站停靠方式及站台长度的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集装箱班轮航线运营经济模型及发船间隔决策
    王文
    2012, 12(5): 103-109. 
    摘要 ( )   PDF(412KB) ( )  

    为寻求一定运输需求和运营条件下,航线上最优的集装箱班轮运输发船间隔及相关决策量,使资金极为密集的航运业运行更优,以一定营运期内航线上班轮运营利润为目标,以船舶载重能力、各类箱型箱位数和港口装卸效率为约束建立班轮运营经济模型.根据班轮航线各港间各类箱型箱量的关系,详细研究运营系统中船舶资本成本、营运成本,以及包括燃料费、装卸费、靠泊费、港口使用费、船员津贴的航次变动成本的解析式,提出调和平均方法的港口综合装卸效率,以及各航段保留一定燃油量、交货时实现利润的条件下盈利航速的解,兼顾实现班轮各航段船天利润和运营总利润两方面最优.结合隐函数求导和函数极值方法求出模型决策变量的最优解,并以实例说明模型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燃油价格预测的航次租船燃油补给方案优化研究
    贾鹏, 孙学珊, 杨忠振
    2012, 12(5): 110-116. 
    摘要 ( )   PDF(992KB) ( )  

    燃油成本是船东在经营航次租船业务中控制运营成本的关键要素,由于燃油价格随时间频繁波动,而海上运输周期长,因此船舶在挂靠港的燃油补给计划成为船东面对的重要决策问题.本文以不定期航次租船为背景,从船东的视角,研究船舶在连续航次租船运营中的燃油补给问题.首先,基于ARMA模型建立燃油价格预测模型;其次,以连续多航次收益最大为目标,以补给地点和补给量为决策变量,基于燃油价格预测建立优化燃油补给方案的非线性规划模型.最后,针对一个干散货船舶的环太平洋的连续租船航次实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求解模型获取的最优燃油补给方案比传统的加油方式能够节省成本26.34万USD,占营运总收益的14.3%.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平车装载中的模拟退火混合遗传算法研究
    辜良愉, 吕建新
    2012, 12(5): 117-122. 
    摘要 ( )   PDF(574KB) ( )  

    由于车辆运输式半挂车运输危险性高、效率低,提出使用铁道平车对车辆进行运输.铁路输送中的多型号平车装载问题旨在满足运输和安全的要求下,提高铁路平车利用率,节省铁路运输资源.针对平车优先的平车装载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将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思想、优先适应降序算法结合,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混合遗传算法;给出了算法的编码,遗传算子的设计、适应度函数的定义、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的自适应改变算法.进行仿真实验,得出适应度变化曲线和装备装载顺序.与混合遗传算法解决该问题的最优结果对比,模拟退火混合遗传算法的运算过程快,且优化程度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载铁路集疏运调度系统空重车流协同优化研究
    景云, 何世伟, 郝东红
    2012, 12(5): 123-129. 
    摘要 ( )   PDF(462KB) ( )  

    重载铁路集疏运调度系统车流组织优化问题涉及到空车与重车的协同优化,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够制定完整的车流组织方案.论文首先通过分析系统空重车流组织特征,以车辆周转时间最小为目标,建立基于企业需求与铁路供给的车流综合优化模型.其次以目标函数为抗体,约束条件为抗原,构建基于信息熵的亲和度表示方式,利用免疫克隆算法求解集疏运系统车流组织方案.在求解的过程中,利用免疫克隆算子实现繁殖,通过抗体浓度对种群规模进行控制,防止早熟收敛.最后仿真结果表明,与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相比,本文算法的平均搜索时间减少了25%、49%.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杂性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精炼方法研究
    丛玮, 胡明华, 张晨
    2012, 12(5): 130-134. 
    摘要 ( )   PDF(467KB) ( )  

    近年来,空中交通复杂性的研究蓬勃发展,如何选取指标分析复杂性成为一个关键技术.本文在对以往复杂性研究进行简单回顾的基础上,明确了指标选取对于复杂性研究的重要意义.结合已有成果,选取定义明确、可定量分析的指标构建了复杂性指标体系.针对指标体系维数多、信息量大等特点,选取灰色关联聚类方法挖掘指标数值的分布规律,实现对指标的提取精炼,从而在运用指标体系分析空中交通复杂性时,既能全面描述问题,又能降低指标维度.根据广州地区16扇区雷达数据,对一类指标进行了计算和聚类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机路网模型及路网稳定性分析
    熊志华
    2012, 12(5): 135-139. 
    摘要 ( )   PDF(516KB) ( )  

    城市道路网运行中受多种因素干扰,系统运行经常处于非稳定状态,出行者不仅要求尽量减少出行时间,而且越来越重视保障出行时间的稳定性、强调交通系统的可靠性.考察智能交通系统中人们出行选择的偏好,80%以上的通勤者认为行程时间可靠性是他们出行时第一或者第二位的要求,因此,本文以行程时间可靠性和行程时间作为出行者路径选择的两个主要因素,建立混合随机路网模型.借鉴随机平衡分配模型的求解方法,设计混合随机路网模型的求解算法.同时,通过熵来考察行程时间可靠性和行程时间在出行者路径选择中所占比例不同对道路网交通状态的影响.此模型可描述智能交通系统下,有无信息出行者的比例对路网交通状态的影响.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只有拥有信息的出行者比例达到一定程度时,路网才最稳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货物等级的空重集装箱运输优化研究
    段刚, 陈莉, 李引珍, 李曼生, 何瑞春
    2012, 12(5): 140-147. 
    摘要 ( )   PDF(409KB) ( )  

    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受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布局等因素的影响,全国集装箱货源分布和流向存在着很大差异,导致铁路集装箱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空箱调运较为频繁.以往空箱调运优化模型都是以调运费用最小为目标,没有考虑重箱运输的收益.综合考虑空重集装箱运输,以铁路运输利润最大为目标,在完成局间排空箱任务基础上,将适箱货物按重要程度分为不同的等级,对高等级货物优先运输,并按所需集装箱类型不同建立空箱调运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其中,运输利润为重箱运输收益与空箱调运成本之差.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通信息分级对日常路径选择的影响仿真研究
    杨凡, 吴晋武, 马寿峰, 贾宁, 钟石泉
    2012, 12(5): 148-154. 
    摘要 ( )   PDF(662KB) ( )  

    交通信息对路网交通的影响是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问题,目前在这类研究中,大多是假定向出行者发布流量或旅行速度等详细的信息数值.而在实际交通信息发布中,由于检测精度等限制,只能向用户提供分为若干个级别的定性信息.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交通信息影响下出行者日常出行决策行为以及对交通信息的感知行为进行了建模,随后使用仿真手段研究了交通信息分级条件下出行者的日常路径选择行为.结果发现,发布分级信息能使交通系统更快地达到随机均衡状态,代价是均衡状态的稳定性有所下降.同时,与发布详细信息相比,发布分级信息时系统性能较少受到信息更新周期的影响,对交通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型铁路客运枢纽的乘客行为仿真模型
    王爱丽, 董宝田, 尹彪, 陈栓, 冯萍萍
    2012, 12(5): 155-161. 
    摘要 ( )   PDF(1057KB) ( )  

    吸取社会力模型中行人运动受到社会力支配的思想,综合考虑行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建立了面向大型铁路客运枢纽环境的乘客行为仿真模型.针对人群集散时行人之间的差异性,依据目标驱动力及行人与行人或障碍物之间的心理排斥力、挤压力、摩擦力,动态改变行人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引入行人防止穿透决策规则,消除行人重叠现象.采取目标点局部极小化原则,设置辅助目标点,解决行人与环境之间动态避碰和绕行问题.以北京南站高架层为仿真对象,针对不同客流到达率对行人集散的影响进行计算机仿真并加以分析,从而对模型进行校核检验,表明该模型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走廊通道高架道路匝道设计模型
    王华, 张小宁
    2012, 12(5): 162-167. 
    摘要 ( )   PDF(485KB) ( )  

    在高架道路匝道设计中,路网性能及设计悖论的出现与否都受匝道位置的影响,本文对同时优化匝道位置和通行能力的匝道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设计中可能出现的悖论问题总结了导致其出现的原因.鉴于匝道位置的重要性,建立了考虑匝道位置的走廊通道高架道路匝道设计双层规划模型.模型的决策变量为匝道布设位置、通行能力以及类型(上/下高架),上层目标为最小化网络的总出行时间,下层为交通分配问题.最后,通过计算示例来验证所提出模型的优点,算例结果表明,考虑匝道位置的优化设计模型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铁车站站台宽度计算方法改进及仿真评价
    王子甲, 陈峰, 李小红
    2012, 12(5): 168-173. 
    摘要 ( )   PDF(702KB) ( )  

    针对目前设计手册中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宽度计算存在的问题,本文根据现场调研,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设计规范,提出了计入楼扶梯纵向对应宽度的改进站台乘降区宽度测算方法;并采用计算机行人仿真工具,分别根据原方法和改进方法计算得到的站台宽度建立了案例车站的实体环境,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两种方法设计的车站的行人密度分布、行人时间损失、站台集散时间等指标.指标对比显示,对站台集散能力起决定作用的是站台楼扶梯,采用改进的计算方法,站台宽度虽然有缩减,但是整体服务水平降低不大,改进的计算方法在满足站台安全舒适性的要求的同时可缩减车站规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案例分析
    基于微观仿真的长虹桥交通组织优化
    王明哲, 郭敏
    2012, 12(5): 174-178. 
    摘要 ( )   PDF(406KB) ( )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交通拥堵已成为大城市普遍面临的问题.交叉口是城市路网的节点,也常常成为了城市路网的瓶颈点.如何减少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是提高整个路网运行效率的关键.本文对北京市一典型交叉口的交通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减少机非冲突保障安全、降低延误保障畅通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方案,利用微观仿真技术对交通管理方案进行了定量的评估分析和优选.仿真计算结果显示,四个改进措施从不同方面有针对性地缓解了交叉口的冲突、降低了机动车的延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适用条件及效果
    甘勇华
    2012, 12(5): 179-184. 
    摘要 ( )   PDF(397KB) ( )  

    针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机动化出行总量不断增加,交通建设空间越来越小,由此引起的交通供需矛盾和环境污染日益突出等城市问题,从影响出行生成、出行方式选择及出行路线和时间选择三方面,探讨适应我国国情、支撑和引导城市发展的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政策体系及其各种政策实施目的和手段.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系统分析了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公共交通优先和道路拥堵收费等各种交通政策的具体措施、适用条件和实施效果,从中得出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先进的交通信息化,以及多个政策组合形式实施是成功推行交通需求管理的共同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美日英澳四国交通运输业的投入产出分析
    段新, 隋丽娜, 吴丹丹
    2012, 12(5): 185-190. 
    摘要 ( )   PDF(368KB) ( )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国家制定的重要经济发展战略.作为国民经济的传统产业和先导产业,交通运输以其基础产业特性和服务经济属性,成为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在向现代服务业转型过程中,针对交通运输产业发展特点和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和政策势所必然.OECD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国家的经济组织,研究OECD典型国家交通运输的经济特征对理解交通运输产业特性、把握交通运输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通过计算OECD组织中美、日、英、澳四国交通运输业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对发达国家交通运输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特点进行实证分析,为发展我国交通运输产业提供经验和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通领域863计划项目考核指标与评价探讨
    黄玲
    2012, 12(5): 191-197. 
    摘要 ( )   PDF(505KB) ( )  

    从“十一五”开始,国家863计划设立了现代交通技术领域,对促进我国交通领域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从目标管理的角度,对交通领域863计划项目的考核指标设置进行了探讨.在分析目前项目评价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项目考核指标与研究目标及关键技术的相关性、考核指标设置的合理性、考核过程的可操作性等新的评价指标,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模型及其修正方法.最后以交通领域863计划项目的评价为示例说明了方法的可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