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决策论坛
    系统科学与交通安全保障——“交通7+1论坛”第二十七次会议纪实
    张国伍
    2012, 12(4): 1-10. 
    摘要 ( )   PDF(500KB) ( )  

    交通安全是交通运输工作的基础,论坛以“系统科学与交通安全保障”为主题,介绍了系统安全的基础理论和体系;围绕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航空运输、道路交通等系统,分析了在安全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安全系统工程包括的过程、体系、标准、方法等内容;结合国内国外的实际案例,提出了交通安全保障系统的战略目标、实现路径和技术关键.同时,探讨了高速铁路“十二五”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认为尽快制定和完善交通安全国家标准和实施体系是未来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论坛
    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中的能耗协调关系研究
    周青峰, 马驷, 罗媛媛
    2012, 12(4): 11-16. 
    摘要 ( )   PDF(522KB) ( )  

    随着新的运输理念提出和高级运输方式的发展,综合交通运输建设除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外,还须满足生态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资源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与环境相协调,而能耗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讨论综合交通运输能耗相关指标的概念,综合我国环境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状况,以熵变耦合模型为基础,分别详细论证了近十五年间我国综合交通运输能耗水平与环境水平的协调关系,以及其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关系,说明我国综合交通运输能耗的现状,从而为今后综合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宏观交通需求模型构建方法实证研究
    李德慧, 单静涛, 王江燕, 岳鹏
    2012, 12(4): 17-21. 
    摘要 ( )   PDF(616KB) ( )  

    基于城市中心区拥堵不断加剧的现状,同时也考虑到未来城市人口增长、用地调整,以及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不断加速发展的趋势,本文依托西南某中心城市缓解拥堵重点项目,合理规划未来城市交通系统.决策定量化是未来城市交通规划的决策趋势,而交通模型是重要的技术支撑手段.在居民出行等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四阶段构架进行交通需求模型的建模.在方式划分阶段,根据家庭是否有车分别采用NL和MNL模型,并在交通分配时定制符合本地城市特点的路阻函数.最后,通过模型测试评价不同规划策略和方案的交通运输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运输组织模式下京沪高铁通过能力的研究
    郑金子, 刘军
    2012, 12(4): 22-28. 
    摘要 ( )   PDF(428KB) ( )  

    为研究不同运输组织模式下京沪高速铁路区段通过能力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列车铺画方式对通过能力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将停站次数相同的列车成组铺画能够提高通过能力.在此思路基础上分别给出了停站高速列车和中速列车成组铺画方式下的扣除系数计算公式.运用该扣除系数,进一步分别计算了京沪高速铁路在全高速运输组织模式下和高中混跑运输组织模式下的通过能力,并对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交通系统与信息技术
    基于SVM和Kalman滤波的BRT行程时间预测模型研究
    陈旭梅, 龚辉波, 王景楠
    2012, 12(4): 29-34. 
    摘要 ( )   PDF(737KB) ( )  

    本文提出了一个支持向量机进行初始行程时间预测并结合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动态调整的快速公交车行程时间综合预测模型.以快速公交车运行的GPS数据为基础,对北京市朝阳区快速公交2号线进行行程时间预测案例研究.利用该模型对其早高峰和上午平峰的两个不同时段的公交行程时间分别进行预测和对比分析,并通过与单一的卡尔曼滤波方法所得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应用于快速公交行程时间预测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并且预测平峰时段的精度要高于高峰时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混合Markov模型的ETC收费数据挖掘研究
    钱超, 许宏科, 代亮, 李曙光
    2012, 12(4): 35-42. 
    摘要 ( )   PDF(664KB) ( )  

    ETC收费数据中蕴含着大量的信息,如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解决运营管理中的问题成为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迫切需求.本文选取ETC历史数据构建路径序列事务数据库,针对基本Markov路径预测模型预测准确率低、覆盖率低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Markov路径预测模型预测高速公路车辆路径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实现了高速公路ETC车辆未来通行状态的预测,同时检测出异常的路径序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结果可靠,总体预测准确率达到83%以上,能够为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开展收费稽查、提高ETC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集成VISSIM、Excel VBA和MATLAB的仿真平台研究
    卢守峰, 韦钦平, 沈文, 刘喜敏
    2012, 12(4): 43-48. 
    摘要 ( )   PDF(1127KB) ( )  

    本文提出了利用Excel VBA作为主控程序将VISSIM与MATLAB进行集成构建仿真平台的方法,解决了直接对VISSIM二次开发编程难度大、耗时长的问题.该方法综合Excel VBA与VISSIM、MATLAB的接口编程容易,且MATLAB具有强大的工具箱、库函数和擅长处理矩阵的优点,其中VISSIM和MATLAB作为Excel VBA的调用对象,利用MATLAB编制新建交通控制模型的代码,利用VISSIM模拟车流运行和提取各种交通运行性能指标.具体地,VISSIM与Excel之间采用COM数据通讯接口进行集成,Excel与MATLAB之间采用Excel Link扩展接口进行集成.采用这种方法建立的交通控制仿真平台为研究验证新型的交通控制模型提供了有效途径,最后给出了一个基于该控制仿真平台建立的Q学习配时优化模型的实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VISSIM仿真的内侧左转车流延误分析
    李硕, 高岩, 张建龙, 杨阳
    2012, 12(4): 49-56. 
    摘要 ( )   PDF(944KB) ( )  

    通过运用VISSIM交通仿真系统对有两个分离左转车道的道路交叉口实例进行仿真,研究外侧左转车流对内侧左转车流延误的影响.在VISSIM交通仿真运算中,以内侧左转车流的交通流参数为常量,与之相对应的外侧左转车流的交通流参数为变量,得到仿真运算后的离散数据.将这些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内侧左转车流延误的影响因素模型.最后基于仿真运算的研究成果及此交叉口的特性,提出合理的交通改善措施,将改善后每个周期的内侧左转延误及交叉口的车均延误与改善前的延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善措施有显著效果,对其他同类型的有两个分离左转车道交叉口的改造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区域交通信号配时优化
    庄宏斌, 周亚平, 曹宪生
    2012, 12(4): 57-63. 
    摘要 ( )   PDF(472KB) ( )  

    针对城市网络的区域信号配时,本文建立了旨在最小化网络总延误的双层规划模型.在考虑出行者出行需求的基础上,以信号相位绿灯时长为控制变量,实现总延误最小化.在对用户出行需求的路径分配上,将流量分配模型转化为均衡路径问题,进而实现出行用户均衡.由于区域信号配时的变量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求解多变量优化模型时,本文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该多变量优化问题进行分析和求解.以典型的城市区域交通网络为例,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和算法的验证.算例表明,改进的遗传算法在城市区域网络中,能够有效地实现信号配时方案的优化,对于城市交通信号配时优化和管理有积极的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路协调下单点TSP策略关键控制参数仿真优化
    谭真, 黄志义, 梅振宇
    2012, 12(4): 64-71. 
    摘要 ( )   PDF(2008KB) ( )  

    城市交通道路中很多都采用了干道协调加单点感应模式,实施公交信号优先(TSP),公交专用道通行相位一般为协调相位,这要求优先策略满足周期稳定的要求.考虑协调控制的约束,以实际关键交叉口为对象,通过VISSIM-VAP模块实现了满足特定约束的TSP策略控制逻辑.仿真分析不同流量条件下TSP策略对最佳周期的影响以及单位绿灯延长时间、初始绿灯时间等关键控制参数的优化方法.结果表明:在特定流量组合下,与传统TRRL公式法相比,增加周期存在一定效益;单位绿灯延长时间、优先相位初始绿灯时间的取值均需考虑特定的流量条件;且对比发现,红灯早断策略的效果略优于绿灯延长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演化博弈下单点信号灯配时优化研究
    李建明, 余春艳
    2012, 12(4): 72-78. 
    摘要 ( )   PDF(1112KB) ( )  

    针对单路口交通流运行的高度复杂性和随机性,本文通过引入演化博弈理论和选择机制,以路口车辆平均延误时长最小为目标,提出了一种新的信号灯控制算法——基于演化博弈的单路口信号灯配时优化控制(EGSTOA).为了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在VISSIM仿真软件中进行实验,并将该方法的控制效果与优化定时控制和基于遗传算法的控制效果进行比较.对比结果表明,使用EGSTOA方法有效降低了路口车辆平均延迟时长,改善了路口的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车载前视摄像机的轨道异物检测
    同磊, 朱力强, 余祖俊, 郭保青
    2012, 12(4): 79-83. 
    摘要 ( )   PDF(1017KB) ( )  

    轨道交通线路净空安全是确保列车平稳、不间断运行的基础.由于轨间异物对行车安全产生严重影响,所以基于非轨道电路的轨道异物入侵检测系统在铁路系统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车载摄像机检测轨间异物的方法.首先,通过钢轨识别算法自动定位钢轨位置,并确定列车前方轨道是否有其它列车或公路车辆等大型异物,若有则进行报警;之后,基于边缘检测的异物检测算法自动检测轨间可疑小异物,同时提取可疑异物的尺度信息和颜色索引参数等相关特征;最后,用支持向量机(SVM)来对可疑小异物区域进行分类和辨识.车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出轨间异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改进的颜色特征和直方图更新的Mean-Shift算法
    刘康亚, 孙首群, 刘硕研, 王冰, 吕晓军
    2012, 12(4): 84-92. 
    摘要 ( )   PDF(2687KB) ( )  

    为了提高复杂环境下智能视频监控对运动目标跟踪的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颜色特征和直方图更新的Mean-Shift跟踪算法.该算法利用像素点局部颜色变化作为跟踪目标像素点特征,弥补单一颜色值特征对目标表征的不足;并根据Mean-Shift跟踪结果和目标匹配程度对目标直方图进行更新,保证在目标姿态和大小发生变化时目标特征直方图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Mean-Shift算法相比,改进的颜色特征减小了相似背景像素对运动目标的干扰,目标直方图的更新提高了Mean-Shift算法对目标姿态和大小改变的鲁棒性.算法提高了基于颜色特征的Mean-Shift算法对复杂环境中运动目标进行实时跟踪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
    货运车辆中途休息站地理分布问题研究
    SRIVASTAVA Praveen, WANG Bruce X, ADAMS Teresa M
    2012, 12(4): 93-105. 
    摘要 ( )   PDF(2685KB) ( )  

    货运车辆行车途中能否有安全便利的休息站,关系到联邦关于司机工作时间规定的执行及高效的车队运营.由于货运车辆的激增,中途停车站能力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本研究开发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地理信息系统,用于从用户大范围收集停车位短缺的地理信息.为了分析这些停车紧张点的地理分布,采用了点聚合和排名的方法来发现停车问题最严重的地区.另外,提出一种沿公路方向的单测度的聚合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停车问题不是一个单点问题,而是一个区域性问题.缓解停车紧张,可通过增加区域性停车能力.本文发现能力紧张的区域通常在大都市的郊区,反映出很多长途司机在此停车等待第二天往市区内送货的运作规律.研究结果与来自公路巡警方面的观察结果一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与大都市货物运输交通:现有模型综述
    周江评, 戴帅
    2012, 12(4): 106-114. 
    摘要 ( )   PDF(809KB) ( )  

    货物运输模型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各模型的基本过程、技术路线、优势及劣势,从现有文献中综合概括出全面统一的评价标准,并对不同模型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相较其它模型,基于出行链的模型可更好地模拟实际情况.然而,每种模型都仅在某些方面优于其它模型,没有最优的货物运输交通模型.研究人员应基于问题实质和范畴等指标,而不是仅仅出于粗略的性能评价和个人偏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性能分析
    乔珂, 赵鹏, 姚向明
    2012, 12(4): 115-121. 
    摘要 ( )   PDF(1964KB) ( )  

    随着新线的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模不断扩大,不同时期的网络特征不同,以北京为例分析发展变化规律,可以为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提供建议.根据复杂网络理论,首先对比了北京市轨道交通规划路网和目前运营路网的网络特征值,分析了特征值的变化规律,得出规划路网的平均度、聚集系数、平均最短距离等指标均有所增大,但由于服务半径扩大,网络效率略有下降.然后针对重要节点失效和线路失效,对比了失效后的网络弹性,并确定了网络中的重要节点.结果表明:节点失效和线路失效对规划路网的影响较小,部分车站的重要度随着网络完善而发生改变,对于运营路网,必须保障重要节点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起讫点间集装箱海铁联运动态定价模型
    刘迪, 杨华龙
    2012, 12(4): 122-127. 
    摘要 ( )   PDF(481KB) ( )  

    在集装箱海铁联运运营管理中,随机需求环境下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动态定价是影响联运经营人的经营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决策因素.基于收益管理理论,结合集装箱海铁联运的经营和组织特点,以协议销售和自由销售的差异化定价为切入点,分两阶段建立了单起讫点间集装箱海铁联运动态定价和箱位分配综合优化模型.第一阶段为基于协议销售的箱位分配模型,第二阶段为基于自由销售的动态定价模型.针对箱位分配模型的随机特征和动态定价模型统计量的误差特性,分别运用机会约束和稳健优化方法求解.通过算例验证了上述模型与算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铁路货车静载重发展变化的数据挖掘研究
    刘智丽, 周熙霖, 方琪根
    2012, 12(4): 128-134. 
    摘要 ( )   PDF(832KB) ( )  

    铁路货车静载重是衡量货车运用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在线路设计中也是预测静载重系数的重要依据.在对货车静载重指标数据结构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采用K-medorids聚类算法进行数据挖掘,发现铁路局静载重水平具有明显的分级特征,而且各个铁路局在静载重分级中的位置相对稳定.通过因素分析发现静载重不同的货物品类发送比例的差异是引起局间静载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数据挖掘结果表明,在进行车流折算时区域间的静载重差异不应忽视,宜采用分区域选取静载重系数的方法.该研究成果对于指导铁路货车静载重系数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繁忙机场航班降落排序的多目标优化
    王世东, 张越, 张智海, 鱼海洋
    2012, 12(4): 135-142. 
    摘要 ( )   PDF(1013KB) ( )  

    航班的合理降落排序是减少航班延误,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空管人员在进行决策时,其评价标准往往不是单一的和同向的.本文将跑道上的飞机降落排序建模成单机多目标调度问题,重点讨论了此类问题的帕累托优化求解.建立的整数规划模型能够在航班降落过程中,对航班加权延误数量和所有延误航班的最长晚点时间两目标值进行协调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地进行取舍.利用共享信息素机制的多目标蚁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的算例结果显示,与传统的启发式方法相比较,本文的方法不仅能够求得更好的结果,还能为空管人员提供一个相对直观的调度策略选择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区域危险品泄漏事故后元胞路网疏散模型研究
    陈钢铁, 帅斌
    2012, 12(4): 143-148. 
    摘要 ( )   PDF(420KB) ( )  

    当易扩散性危险品发生严重泄漏后,危害区的应急交通疏散对减少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区域易扩散性危险品发生泄漏后,建立在规定的时间内,应急交通部门主导的路网疏散,目标函数为区域应急疏散路网能力的元胞传输模型.结合模型复杂性的特点,以及量子粒子群算法的优点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表明,在应急疏散过程中,应急交通管理部门利用信息优势和主导权利使路网应急疏散能力比自然的路网应急疏散能力提高了56.9%.模型和算法可为应急交通管理决策部门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认知启发式规则的行人动力学建模
    许奇, 毛保华, 钱堃, 朱宇婷, 梁肖
    2012, 12(4): 149-154. 
    摘要 ( )   PDF(543KB) ( )  

    行人动力学建模的关键是对行人运动方向和速度的选择进行描述.本文构建了基于多层有限状态自动机的行人Agent适应性决策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行人运动过程中快速决策的特征,通过构建基于认知启发式规则的行人运动行为规则集合,建立了描述行人微观运动行为的动力学模型.通过设计仿真实验并收集数据,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模拟得到的行人交通流密度-速度关系与实测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流率-密度关系符合理论计算结果,基本图较好地符合实际观测的行人宏观交通流关系,认为本文提出的行人动力学模型具有交通上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拥挤交通网络的Braess’ 悖论现象
    赵春雪, 傅白白, 王天明
    2012, 12(4): 155-160. 
    摘要 ( )   PDF(418KB) ( )  

    在拥挤交通网络中,路段阻抗不仅与本路段车流量有关,也受其它路段车流量影响.本文讨论拥挤交通网络中同时考虑本路段和其它路段流量影响时Braess’悖论的性质及在系统最优分配下新增路段的作用.利用用户平衡(UE)和系统最优(SO)条件,计算得出Braess’悖论发生时交通需求具体范围及SO分配下新增路段有意义的交通需求具体范围,研究其它路段车流量对悖论产生概率影响及对SO分配下新增路段是否起作用的影响,讨论其它路段对UE分配和SO分配网络总阻抗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悖论发生概率,SO分配下新增路段起作用的概率及两种交通分配网络总阻抗的差距都受其它路段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为城市交通网络规划拓宽了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场景驱动的高铁应急预案流程控制方法
    路超, 周磊山
    2012, 12(4): 161-166. 
    摘要 ( )   PDF(516KB) ( )  

    针对提高高速铁路应急救援的效率,保证高速铁路应急预案实施流程的可操作性,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应急响应过程,介绍了运用软件开发中的场景驱动概念以建立高速铁路应急预案流程控制工作流模型的新方法.该方法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强调场景在整个流程控制中的作用, 并以此为核心驱动工作流模型的设计.在不同的抽象层次上使用可视化标记语言UCM对场景模型进行描述,通过对模型分层细化、逐步扩展的方式以达到结构清晰、信息完备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针对UCM的结构特点设计了具体的流程控制算法,对整体的应急响应过程的执行细节进行成效分析和逐步优化.最后结合实例阐述本方法如何使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干线公路冰雪环境下交通运行可靠度研究
    臧晓冬
    2012, 12(4): 167-171. 
    摘要 ( )   PDF(515KB) ( )  

    为了评价冰雪环境对公路网运行质量的影响,以便及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将冰雪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提出了应用交通运行可靠度评价公路运行质量的方法,并以行程时间作为评价指标.以黑龙江省的干线公路网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测数据验证了降雪情况下路段的行程时间符合正态分布的特性.应用可靠性理论和概率与数理统计理论建立了路段可靠度计算模型,根据路面磨擦系数与行程时间的关系,提出了行程时间的阈值和判定冰雪灾害发生的标准.根据黑龙江省干道网的布局,建立了路径和路网可靠度的分析方法,并应用实例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蛛网式航线网络模型设计
    葛伟, 朱金福, 吴薇薇
    2012, 12(4): 172-177. 
    摘要 ( )   PDF(456KB) ( )  

    在枢纽式航线网络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蛛网式航线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结构,它的出现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针对蛛网式航线网络的要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减少非必要的中转的角度出发,提出旅客时间价值系数的概念,将航空公司的运输成本和旅客时间价值作为总效用,设计出蛛网式航线网络效用模型.通过使用该模型,可以设计出蛛网式航线网络并分析其每条航线的竞争力.基于该模型对于每条起讫节点流(OriginDestination, OD流)可分解的性质,提出了基于效用理论的最短路径算法,利用我国15城市数据建立了蛛网式航线网络模型实例.求解的结果表明,旅客时间价值系数对蛛网式航线网络以及蛛网式航线网络的竞争力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尼系数的公交线网评价均衡性研究
    房晋源
    2012, 12(4): 178-183. 
    摘要 ( )   PDF(502KB) ( )  

    公共交通系统是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重要内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城市其公共交通系统不尽相同.针对目前中小城市快速发展的现状以及公交线网评价系统均衡性方面研究的相对不足,通过论述中小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行的主要特征,分析现状公交布局的主要问题,将基尼系数理论应用于城市常规公交线网评价研究中.以效率性和公平性为出发点,建立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小城市常规公交线网布局均衡性评价方法进行相关研究.并以廊坊市公交线网布局评价为例,进行实例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连续长大下坡心率与线形指标关系模型
    廖军洪, 邵春福, 邬洪波, 孙轶轩, 王书灵
    2012, 12(4): 184-189. 
    摘要 ( )   PDF(1216KB) ( )  

    山区高速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受道路条件和不利气候条件影响,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均相对较高.本文以提升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交通安全水平为出发点,通过典型山区高速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实车试验,采集驾驶员生理指标数据,并以心率增长率作为表征驾驶员心理变化的指标,建立了驾驶员心率增长率与车辆驶离连续长大下坡路段起点的距离、车辆所在坡段的曲率和车辆运行速度的关系模型;提出了基于驾驶员心率指标的连续长大下坡路段路线安全性评价方法;建立了评价标准和评价流程.本文模型充分考虑了连续长大下坡路段道路环境和车辆行驶特征,可以为山区高速公路路线安全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案例分析
    英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徐文强, 徐亚华, 冯立光
    2012, 12(4): 190-194. 
    摘要 ( )   PDF(278KB) ( )  

    通过赴英实际考察和资料分析,总结了英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经验,介绍了英国市场运营、服务监管、资金投入、票制票价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实施效果.结合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和特点,从完善公交运营管理制度、引入适度竞争机制、科学制定城市公共交通票价、加大政府资金投入、严格考核评价制度、调节交通需求等方面提出推进我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建议,为各级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加强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特殊场地举办大型活动的交通组织方法及效果——第16届亚运会开幕式为例
    邓兴栋, 甘勇华, 李健行, 林圣康
    2012, 12(4): 195-201. 
    摘要 ( )   PDF(4683KB) ( )  

    第16届亚运会开幕式打破了在体育馆内举行的传统模式,在城市中央商务区(CBD)、四面环水、开放性强的珠江海心沙岛上举行开幕仪式前还举行珠江巡游活动,路线穿越了城市中心区,场地和活动形式非常特殊,在奥运和亚运史上尚无先例,给开幕式交通组织带来巨大挑战.亚运会开幕式采用了“弹性规划、分层管理、动静结合、时空分离”等大型活动交通组织机理和方法,制定和实施了交通管控,停车布局,公共交通组织,进散场交通流线设计等方案.实施效果良好,成功解决了CBD开放式场地举办大型赛事开幕式的交通组织难题,为今后举办大型活动的交通组织提供了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出租汽车客运服务质量感知差距分析——以杭州市为例
    姚志刚, 袁球明
    2012, 12(4): 202-207. 
    摘要 ( )   PDF(431KB) ( )  

    将Parasuranman、Zeithaml和Berry(PZB)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扩展后用于分析出租汽车客运企业管理人员、驾驶员和乘客之间的服务质量感知差距,以杭州市为例进行出租汽车客运服务质量调查,发现驾驶员的服务感知值最高、企业管理人员次之、乘客最低驾驶员与乘客的感知差距超过企业管理人员与驾驶员的感知差距,且两个差距均与总体服务质量评价显著负相关;企业管理人员与乘客间的感知差距部分显著,且感知差距与总体服务质量评价结果的负相关性不显著.结果表明,出租汽车客运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评价过于乐观,改善出租汽车客运服务质量要缩小驾驶员与乘客的服务感知差距.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