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决策论坛
    城镇一体化与综合交通发展——“交通7+1论坛”第二十九次会议纪实
    张国伍
    2013, 13(1): 2. 
    摘要 ( )   PDF(931KB) ( )  

    当前中国城镇化已经步入了快速发展期.城镇化的发展直接导致人口和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城市人口规模和空间尺度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的显著改变.本次论坛针对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探讨了城市和城市群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保障.提出以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为载体,进行城市交通系统与区域交通系统,以及不同交通方式实现无缝衔接的一体化规划建设.研究了需求管理对策与供给策略,认为在交通系统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基础上制定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战略与政策,对于保障城镇化的平稳、健康、有序发展至关重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论坛
    基于差异化的航空公司动态价格竞争的复杂性
    胡荣,夏洪山,姜雨
    2013, 13(1): 11. 
    摘要 ( )   PDF(1247KB) ( )  

    为深入分析航空公司动态价格竞争的复杂性,运用非线性动力学的分支理论,构建了基于差异化的航空公司动态价格竞争模型,依据动力学稳定性判定条件,讨论了该模型均衡点的存在性、存在个数与稳定性,数值仿真了不同条件下模型复杂的动力学行为.仿真结果表明,航空公司价格调整速度对模型的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一旦价格调整速度超过某一临界值,系统将表现出分岔、混沌等复杂的动力学现象;与Nash均衡利润相比,在混沌状态下航空公司的利润均显著下降;差异化战略对航空公司定价、利润有重要影响,保持和加强对竞争对手的差异化优势有助于自身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京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规划研究与启示
    余柳,刘莹
    2013, 13(1): 17. 
    摘要 ( )   PDF(4235KB) ( )  

    以铁路为主导的综合交通枢纽是国家综合运输网络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铁路为主导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为研究对象,选取与北京具有较强可比性的世界城市东京作为对比,在研究两个城市空间圈层结构划分及相应交通体系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东京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历程,并从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功能布局的协调关系、综合交通枢纽与周边土地利用的关系以及综合交通枢纽的精细化设计等方面,分析了东京综合交通枢纽的特点及北京综合交通枢纽发展中存在的差距.最后,结合北京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及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需求,从理念、规划和建设等层面提出了北京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几点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路运输区域关联模型研究
    段新,刘振华,王屾,秦芬芬
    2013, 13(1): 25. 
    摘要 ( )   PDF(881KB) ( )  

    全面准确统计公路运输在区域间的流通规模和结构,掌握区域公路运输发展的趋势、特点和规律,是科学编制区域交通发展规划、出台区域运输发展政策的重要基础.长久以来,受管理体制和统计手段限制,我国公路运输量统计一直沿袭基于车辆注册地的抽样调查模式,统计结果不仅难以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也难以反映公路运输生产在区域间的交流情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区域间人员和物资流通日益频繁,急需反映区域经济关联关系的运输统计工具.本文在车辆抽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研究编制公路运输流量流向矩阵,构建公路运输区域关联模型,为研究分析区域间公路运输供给与需求关系、测算区域公路运输生产规模提供基础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计算方法的研究
    贾传峻,胡思继,李会玲
    2013, 13(1): 30. 
    摘要 ( )   PDF(898KB) ( )  

    汽车生产率是汽车运输生产管理的综合性指标;因素影响分析是研究指标构成因素的变化对指标产生影响的分析计算方法.指标因素分析对加强汽车生产管理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指标影响因素分析的函数分析法,对汽车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对汽车生产率指标与构成因素结构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汽车生产率指标中的和指标、积指标、商指标三种基本结构,提出了基于相关影响因素同时变化的、计算结果具有唯一性的汽车生产率指标影响因素分析计算方法.该方法较以往的分析计算方法能够更为全面地反映汽车生产率的实际情况.最后,本文根据实例,运用该方法进行了实际计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修建成本不确定的交通网络设计问题
    谢桃枫,陈国庆,曹瑾鑫
    2013, 13(1): 34. 
    摘要 ( )   PDF(985KB) ( )  

    交通网络设计问题是交通规划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在资金有限且考虑出行者决策行为的情况下,制定最优投资策略.由于人工费、材料费和使用费等的不确定性,路段的修建成本存在不确定性.本文通过改进预算投资约束,应用鲁棒优化的方法同时考虑出行者的路径选择行为,建立路段修建成本不确定的交通网络设计的鲁棒模型,并利用基于割约束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算法求解此模型,进而得到一个受修建成本扰动较小的鲁棒最优解.通过算例表明,在修建成本不确定的交通网络设计中,本文提出的鲁棒优化方法可以得到比传统确定性问题更加可靠的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交通系统与信息技术
    基于提升小波变换的GPS动态滤波新算法
    李红连,方红,唐炬,张军
    2013, 13(1): 43. 
    摘要 ( )   PDF(1065KB) ( )  

    针对应用卡尔曼滤波器进行车辆GPS导航信号的动态滤波时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以及传统小波变换在实时性方面存在不足,提出了基于提升小波变换的GPS动态滤波新算法.该算法采用提升小波变换对车辆GPS导航信号进行分解;用3σ准则和多项式插值方法对各层提升小波变换系数进行粗差探测与数据修复;采用模平方软阈值去噪算法对各层提升小波变换系数进行去噪;最后进行提升小波逆变换,从而实现车辆GPS导航信号的动态滤波。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导航定位精度优于卡尔曼滤波算法;虽然在导航定位精度方面稍比传统小波变换算法的性能高,但比传统小波变换算法速度快一倍;显然该算法对车辆GPS导航系统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VISUM模型的公交OD反推研究——以西宁市为例
    蔡军,刘锴,刘涟涟
    2013, 13(1): 49. 
    摘要 ( )   PDF(4423KB) ( )  

    OD矩阵是公交线网规划和线网优化的重要依据.OD矩阵反推是获取公交OD数据的有效方法.相关文献中,针对城市整体公交体系的研究较少.依据西宁市建成区所有公交线路上客、下客、车上乘客的调查数据,采用VISUM软件构建了基于等概率下客分布、距离概率下客分布的公交OD矩阵反推模型;然后在VISUM全市整体公交模型中,将各线路反推所得到的OD矩阵归并至交通小区,并通过模型分配得到的路段客流与线路调查得到的路段实际客流比较,检验公交OD反推方法的有效性.研究表明,等概率分布OD矩阵反推在西宁案例中的精度与可靠性较高.最后指出,乘客在各站的下客概率影响因素较多,把握并合理运用其规律是公交OD反推的关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多智能体的多应急车辆信号优先控制研究
    马超,崔建勋
    2013, 13(1): 57. 
    摘要 ( )   PDF(1243KB) ( )  

    本文对不同进口方向的多辆应急车辆在同一时段内通过同一信号交叉口的协调控制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多应急车辆信号优先控制系统.在该系统中引入了相位智能体和管理智能体,同时采用模糊推理理论实现各类智能体的内在逻辑,以及模块之间的协调机制.基于Starlogo多智能体仿真软件,针对特定十字交叉口的多应急车辆优先信号协调控制案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多应急车辆信号优先控制策略能实现应急车辆在交叉口时间通行权上的优先,同时能够减少应急车辆对其他车辆的干扰,对于提高城市范围内的紧急救援效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交到站时间实时预测信息发布技术研究
    左忠义,汪磊
    2013, 13(1): 63. 
    摘要 ( )   PDF(1636KB) ( )  

    本文提出并采用一种离线预测与在线预测相结合的、基于历史数据并根据在线数据修正的、能减少服务器运算复杂性的较高性能的计算机模型和公交车到站时间预测算法.并以公交车实时GPS运行信息为运算依据,应用Java EE、JSP开发、MySQL数据库和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开发等技术,在服务器端以公交车有限状态机模型来掌握公交车的实时信息,开发了一个集中式、企业级、手机平台上的、基于请求与响应的综合系统,能够向乘客手机客户端发送目标线路上车辆到站情况的预测信息,提高出行效率.最后基于大连市旅顺口区18路公交车运行数据进行了系统测试,结果表明,以该算法为基础的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通信息采集中WSN分簇算法研究
    曹洁,马忠彧,侯亮,王进花
    2013, 13(1): 69. 
    摘要 ( )   PDF(1059KB) ( )  

    无线传感网是采集实时交通信息的重要工具.因其节点能量有限,必须设计高能效的分簇路由算法以延长网络周期.本文通过建立一种智能交通中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模型,根据其特点和要求分析LEACH协议的优缺点并提出一种能量负载均衡的分簇算法.该算法对LEACH协议当中的簇首机制进行改进,综合考虑候选节点的剩余能量和簇首节点的分布位置;建立簇间多跳路由机制以避免单跳通信的大能量消耗;创造一种簇重构方法,避免过于频繁的簇重构引起的不必要能量消耗.仿真结果表明,能量均衡算法可有效平衡节点能量消耗分布,延长网络生命周期,可很好的应用于基于WSN的ITS当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智能调度数据的公交IC卡乘客上车站点判断方法
    陈君,杨东援
    2013, 13(1): 76. 
    摘要 ( )   PDF(1106KB) ( )  

    为了能够应用公交IC卡数据分析公交乘客的出行特征,对判断公交IC卡乘客上车站点的方法进行研究.以南宁市智能公交系统为例,采集公交IC卡收费系统和公交智能调度系统的运营数据,应用数据仓库技术建立智能公交数据分析平台.通过将智能调度系统数据与公交IC卡收费系统数据进行关联,判断公交IC卡乘客的上车站点,对提出的方法进行精度分析和算法实现,并应用海量的智能公交系统实际数据对算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判断公交乘客上车站点的准确率达到98%以上,算法效率满足实际应用需要,该方法能够用于公交系统的规划和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时换乘信息提示下基于乘客偏好的线路选择
    胡萍,马祖军
    2013, 13(1): 81. 
    摘要 ( )   PDF(1239KB) ( )  

    探讨了乘客在实时换乘信息提示下,结合自身偏好进行线路选择的行为.由于实时提示等车信息不完全准确,通过引入不确定分布予以描述,并针对实时信息提示的等车时间建立了基于实时-时变结合策略的更新机制,据此对乘客的线路初始偏好值进行修正,并建立了能综合反映实时提示信息和乘客个体偏好对线路选择行为影响的线路选择概率模型.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分析了等车时间和乘车时间的权重对乘客线路选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时提示信息会改变乘客对线路初始偏好,进而改变乘客的线路选择行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出租车系统综合完备度指数研究及GIS平台实现
    张道征,孙健,彭仲仁
    2013, 13(1): 87. 
    摘要 ( )   PDF(1429KB) ( )  

    现行出租车系统仅以对空载车辆在城市中的定位及可能性安排作为其主要调度方式,造成出租车营运效率低、空载率高、乘客等待时间长且满意度不高等诸多问题.本研究采用浮动车(FCD)数据和地理建模仿真平台,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来定量分析给定城市出租车系统的完备以及与需求的合适程度,总结出一套基于出租车运营的系统完备度评价体系,从而实现城市出租车系统的良好组织与管理.该体系主要从城市路网、乘客以及驾驶员等多维指标,来量化给定城市出租车系统的运营状态和效率,合理制定运营调度策略.系统基于深圳市实际出租车数据,在ArcGIS 10平台实现且可按预期功能对城市出租车系统从多方位进行评价,为进一步管控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
    过饱和路口交通信号设计:经典模型及最新方法的比较与总结
    陈帅宇, 徐浩, 刘鸿潮
    2013, 13(1): 97. 
    摘要 ( )   PDF(1328KB) ( )  

    在北美交通早高峰与晚高峰期间,大量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会处于过饱和状态.对于非饱和路口的信号设计,已经有许多行之有效的理论方法和信号控制策略可以使用;对于过饱和路口,当前却没有被广泛接受的信号控制模型可以直接采用.对于孤立的信号路口,实时有效的配时通常被认为是优化交通流的一个非常重要手段.基于这一原则,多种过饱和路口交通信号设计方案出现在以往的研究中。但是由于没有对这些方法进行过有效的综合评测,所以一直没有对各种设计方法优缺点的清晰描述.本文对两组经典饱和路口信号设计模型进行了详细的评测与比较,进而深入分析这些模型的特点与可用性.在研究中这两组模型的控制结果还与最新的信号设计软件TRANSYT7F和Synchro给出的优化信号进行了比较.基于比较结果,最终得到用于过饱和路口信号设计的方法选择指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客流动态分配的城际列车开行方案
    彭宏勤,朱郁俊
    2013, 13(1): 111. 
    摘要 ( )   PDF(1048KB) ( )  

    综述了城际列车开行方案的研究现状.为准确描述客流与开行方案的互动关系,本文提出了模型建立的系统封闭性假设、列车种类划分假设、客流动态转化假设和选乘优先顺序假设等假设条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集合变量进行了描述,建立了反映不同类型客流转化过程的客流动态分配模型,构建了综合考虑铁路部门收益最大化、旅客总支出最小化和最大限度满足客流需求的多目标规划模型.针对建立的多目标01整数规划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并对规划模型求解的过程进行了说明,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模型算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认知更新的随机动态分配模型
    张玺,郭洪洋,刘海旭,李延来,蒲云
    2013, 13(1): 118. 
    摘要 ( )   PDF(1037KB) ( )  

    研究先进出行者信息系统(ATIS)环境下道路网络系统流量的随机动态变化,有利于实现ATIS在网络系统中的进一步优化配置.在出行者经验积累过程基础上,引入ATIS作用下的认知更新过程,将路网系统的路径流量明确视为随机变量,提出了一个基于认知更新的随机动态分配模型.证明了该模型产生的路径流量渐近收敛于一个平稳概率分布.在算例网络中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模拟有ATIS和无ATIS两种情形下路径流量的随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两种情形路径流量均收敛于平稳概率分布.前者的平均流量近似于随机用户平衡(SUE),而后者的平均流量不是平衡流量,但其网络总费用要低于前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在线公交优先需求的离线信号周期优化模型
    马万经,叶新晨
    2013, 13(1): 124. 
    摘要 ( )   PDF(1323KB) ( )  

    信号周期是交通控制的主要参数之一,也是影响交叉口公交车辆延误的主要因素.本文提出考虑在线优先需求的离线信号周期优化结构模型,其最优周期由离线基本周期和在线增量两部分构成.离线基本模型以加权车均延误为目标,探讨公交权重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公交运行效益、社会车流运行效益的关系;在线增量计算以在线优先策略提供可实施空间为目标.分析一个四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对所提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公交车均延误最小的最优周期和社会车流车均延误最小的最优周期并不重叠,在一定的公交权重下,模型能够求得二者加权最优解.适当的在线增量引入,能够进一步降低公交车辆延误,且不会对非优先车流产生较大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城市道路交通状态模式识别研究
    于荣,王国祥,郑继媛,王海燕
    2013, 13(1): 130. 
    摘要 ( )   PDF(2210KB) ( )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识别是现代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通智能控制、诱导和协同系统的基础.基于支持向量机建立车流量、平均速度和占有率的三维反映空间,以堵塞流、拥挤流、平稳流和顺畅流为标签对道路交通状态进行分类;并在MATLAB平台下利用LiBSVM工具包进行实验分析,对SVM各种核函数的分类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实现了支持向量机技术的交通状态模式识别.结果表明:选择的指标能很好地反映交通状态的特征,SVM核函数可以以较高的分类精度区分开交通流的状态识别,数据的归一化对分类的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Logit模型的道路交通统计生命价值
    刘文歌,赵胜川
    2013, 13(1): 137. 
    摘要 ( )   PDF(881KB) ( )  

    道路交通统计生命价值是道路交通安全项目经济评价的重要指标.首先基于二项 Logit模型建立道路交通统计生命价值的评价模型;结合意愿选择法和正交试验法设计路径出行选择的意愿调查问卷,并以大连市私家车出行者为调查对象实施意向调查;最后利用意向调查数据,借助GAUSS软件进行模型标定.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市私家车出行者的道路交通统计生命价值约为36万元,模型具有较高精确性;道路交通统计生命价值受个人月收入、驾龄、车保险情况和学历四个个人因素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铁路客运站旅客聚集分布仿真模型与算法研究
    王爱丽,董宝田,高春霞
    2013, 13(1): 142. 
    摘要 ( )   PDF(1161KB) ( )  

    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于铁路客运站客流到站分布和聚集人数获取与处理,为枢纽设施的合理布局和运营管理方案编制提供依据.对北京南站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旅客在候车室的到达规律,采用拟合工具提出旅客提前到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建立旅客到达规律模型;基于旅客到达规律模型,提出旅客到达仿真算法, 仿真旅客到站乘车的过程;设计车站客流变化仿真系统,提出仿真计算车站聚集人数的方法;根据北京南站客流时空分布特征,基于列车时刻表,模拟车站客流变化,以观察枢纽旅客到站聚集波动情况,验证本文所提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速公路施工作业区车速分布特征及限速研究
    孟祥海,史永义,王浩,徐汉清
    2013, 13(1): 149. 
    摘要 ( )   PDF(1672KB) ( )  

    针对四车道高速公路的单向行车道封闭施工、单向超车道封闭施工、半幅封闭施工、半幅封闭施工过渡区段的施工作业区进行调查,并分析施工作业区各主要区段的地点车速,确定平均车速、85%位车速、各区段间的车速差、大小型车间的车速差,以及各区段相对于现场限速值时的超速比例等车速分布特性.得出,从上游正常路段至警告区(或过渡区)再至施工区车速分布的标准差在明显减小,同时小型车与大型车的车速差也在明显减小等统计分析结论.最后,根据车速分布规律给出了作业区车速控制原则,以及基于车速统计分布特征的作业区各区段限速值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尾气排放的匝道控制最优化算法研究
    高万宝,邹娇,吴坚
    2013, 13(1): 156. 
    摘要 ( )   PDF(1173KB) ( )  

    匝道控制是缓解快速路拥堵的有效措施,而且有增加通行流量、提高运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功能,随着国民经济的提高,社会公众对环境污染的关注越来越高,所以研究考虑尾气排放减少的匝道控制是立足民生的课题.本文算法考虑了尾气排放因素,同时兼顾两个目标,一是减少总车辆旅行时间,二是最大量地减少尾气排放.利用Paramics仿真软件对算法进行了模拟实验,并且运用CMEM交通排放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显示新算法有效地降低了总车辆旅行时间,而且比ALINEA算法更能降低匝道路段的尾气排放量和排队数,特别是在上坡坡度较大的情况下,新算法可以更多的减少尾气排放总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年时滞港口经济贡献动态投入产出模型
    姜超雁,真虹
    2013, 13(1): 163. 
    摘要 ( )   PDF(901KB) ( )  

    准确估计港口对区域经济的贡献是明确其在港口城市中心地位的关键.针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造成的港口投资不确定因素,考虑随着时间推移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将港口经济贡献和多年时滞港口投资问题联系起来,引入多年时滞投资系数,建立一种改良后可计算的多年时滞的港口经济贡献动态投入产出模型.运用该模型对上海港的经济贡献进行动态滚动式估算,得到有益的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突发事件应急血液调剂问题的两阶段决策方法
    王恪铭,马祖军,周愉峰
    2013, 13(1): 169. 
    摘要 ( )   PDF(1120KB) ( )  

    基于血液的生理特性及应急保障特性,以应急血液最晚运达时间最小、接收时的最低新鲜度最大、运输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考虑多品种、多式联运的应急血液调剂出救点选择,即运输路线安排问题两阶段决策优化模型,并设计了一种包含局部邻域优化的遗传,即禁忌混合算法进行求解.以“5.12”汶川大地震应急血液保障为背景构建算例,分析验证了两阶段决策方法在最晚抵达时间、新鲜度均值、运输总费用、血液积压量等指标上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混沌遗传算法优化公路运输路径
    孔令夷
    2013, 13(1): 179. 
    摘要 ( )   PDF(934KB) ( )  

    公路运输路径问题已被证明是高维非线性完全问题,实际中还会增加非流通图约束,使求解更复杂,研究价值较高.鉴于传统遗传算法在求解过程中容易出现早熟收敛、冗余迭代的缺陷,在初始种群生成、交叉变异及搜索操作方面提出改进,设计混沌遗传算法.采用遍历城市顺序的染色体编码,结合随机法与贪心法生成较优初始种群,避免出现大量非可行染色体,提高了后续的遗传效率.接着,执行优先保留交叉和平移变异操作,依次引入局部邻域搜索以及混沌搜索以加快算法收敛,还给出最优解的非连通公路约束满足判据.最后,实验结果验证了新算法的有效性,不但取得了较优解,而且子代种群离散程度较小,收敛性更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融合出租车驾驶经验的层次路径规划方法
    胡继华,黄泽,邓俊,谢海莹
    2013, 13(1): 185. 
    摘要 ( )   PDF(2622KB) ( )  

    出租车驾驶员对城市道路交通状况较为熟悉,他们选择的路径具有代表性,因此将出租车驾驶员路径选择经验融合到路径规划算法中,对提高出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出租车驾驶经验的层次路径规划方法,主要包括三部分:首先,从出租车GPS数据中提取出出租车载客行驶轨迹;然后,根据各路段出租车行驶频率高低对路网进行分层,构建基于出租车经验路径的分层路网;在此基础上,使用Dijkstra算法实现层次路径规划.最后,本文以广州市为研究区域,将该方法得到的规划路径与经典路径规划算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融合出租车驾驶经验的路径规划方法所得路径在行程时间上占有一定的优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案例分析
    330个中国城市P空间下公交复杂网络实证研究
    许晴,祖正虎,徐致靖,张文斗,郑涛
    2013, 13(1): 193. 
    摘要 ( )   PDF(1272KB) ( )  

    目前针对中国城市公交复杂网络的实证研究仍然仅限于数个大城市,而对不同规模城市的公交网络在拓扑结构上是否存在不依赖于人口、社会、经济等外部因素的共性特征,以及城市公交系统演化机制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实证研究了330个中国城市P空间下公交复杂网络结构特征,发现度分布普遍呈指数分布,表示公交网络演化机制为随机连接而非择优连接;普遍具有较大的簇系数和较小的平均最短路径,呈现典型的小世界特征;网络同配性在N=1 000处发生相变,N>1 000的网络普遍正相关,反之负相关.C与K呈幂律下降关系,表明各城市公交网络具有等级模块性.本文研究结果可为理解城市公交系统演化规律、交通网络建模研究提供指导和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博弈论看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
    刘廷新,邓涛成
    2013, 13(1): 199. 
    摘要 ( )   PDF(894KB) ( )  

    城市居民购买小客车表面看是居民的个人行为,其实不然.居民除对小客车拥有所有权、使用权外,还有对路网容量、环境控制等社会公共资源的占用和影响.实际要购买的是包含小客车在内的汽车使用的整个支持服务系统.本文从北京小客车发展速度、规模及对道路交通、环境污染的影响等方面入手,运用博弈方法和“公地悲剧”理论,分析了小客车无节制购买的后果——超出容量、全体受损,举例验证了目前北京限购小客车措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后,通过北京小客车限购措施实施百日的调查统计数据,展示了限购措施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禁摩”政策对居民出行时间成本的影响分析
    熊文华,韦栋
    2013, 13(1): 203. 
    摘要 ( )   PDF(966KB) ( )  

    为科学评价“禁摩”对居民出行时间成本的影响,本文以广州市为例进行研究.通过结合广州市历次交通调查数据,分析了广州居民出行的特征及有关参数,并利用意愿调查和历史趋势法确定了实施“禁摩”与不实施“禁摩”两种情形下“禁摩”范围内居民出行方式的构成比例;在综合考虑出行目的、出行时间及收入情况等因素后,构建了“禁摩”对居民出行时间成本的对比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禁摩”政策会增加居民出行时间成本,其中总体成本增加3.01%,被限制的群体成本增加53.47%.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