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决策论坛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实践与创新——“交通7+1论坛”第二十次会议纪实
    张国伍
    2010, 10(5): 1-11 . 
    摘要 ( )   PDF(2237KB) ( )  
    中国物流发展的进程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密不可分.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发展,并不断地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体现出重要作用,从而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现代物流的广泛关注. 论坛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实践与创新”为主题,认为在现代物流业和供应链管理当中创新是最重要的,详细介绍了物流金融的概念、作用以及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阐述了物流学科的一些基本理论,政府在物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一些先进技术,包括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论坛
    交通可靠性研究综述
    王殿海,祁宏生,徐程
    2010, 10(5): 12-21 . 
    摘要 ( )   PDF(1465KB) ( )  
    多维、随机、动态是城市交通系统运行的本质特征,交通可靠性是将可靠性思想引入交通研究中,形成了分析复杂交通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针对交通可靠性,学术界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践,从模型到算法,交通可靠性研究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分析框架,但是目前尚缺乏这一领域的综述性文献. 本文从可靠性研究历程出发,综述了交通可靠性的概念、定义、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其在交通优化中的应用,最后对交通可靠性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75-2007年中国铁路机车耗能变化分析
    何吉成,吴文化,徐雨晴
    2010, 10(5): 22-27 . 
    摘要 ( )   PDF(1114KB) ( )  
    根据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多年的统计数据,探讨了1975-2007年中国铁路机车的逐年能源消耗量,分析了中国铁路机车的能耗强度及其变化. 结果表明,1975年至2007年,中国铁路蒸汽机车的原煤消耗量逐年大幅降低,内燃机车的柴油消耗量和电力机车的耗电量逐年上升,但机车年耗能总量呈降低趋势,平均每年减少11.5万吨标准煤. 中国铁路机车的能耗强度呈明显的降低趋势,其值从1975年的267.9 kg标准煤/万换算吨公里降至2007年的35.6 kg标准煤/万换算吨公里,年均降低7.3 kg标准煤/万换算吨公里. 该研究对明确多年来中国铁路运输行业的机车能耗状况及其年际变化具有一定的意义,可为制定中国铁路运输行业的节能对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顾客价值的铁路货运企业价值链整合研究
    信春华,张星臣,杨意坚
    2010, 10(5): 28-34 . 
    摘要 ( )   PDF(1120KB) ( )  
    运输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迫使铁路企业对其价值链系统进行整合.本文从提高顾客价值的角度,在对企业价值链整合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基于顾客价值提升的铁路企业价值链整合方案进行系统研究,旨在为提升铁路企业的竞争力提供理论指导.研究表明,在以顾客为中心的时代,铁路企业应该构建基于顾客价值提升的动态价值链管理新模式,“动态”地看待价值链的整合过程,整合范围应放眼于整个行业的价值系统;应综合运用网络技术与作业管理方法优化铁路企业内部价值链,运用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理论整合铁路与大客户的纵向价值链,与其他运输方式开展合作整合横向价值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交通系统与信息技术
    基于车流特征分区算法的地磁传感器单节点车速估计
    邓小勇,扈中伟,张彭,郭继孚
    2010, 10(5): 35-39 . 
    摘要 ( )   PDF(737KB) ( )  
    地磁车辆检测器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交通流信息检测技术,而利用单节点检测数据完成车速估计是该技术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文首先对地磁车辆检测技术予以简要介绍,然后基于对道路车辆车长分布规律的分析,在合理假设的前提下,提出了车流特征分区的车速估计算法. 该算法充分考虑实际应用中各类车型组成情况,应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实现大型车与小型车的分类,基于城市道路小型车居多且车长分布集中的特点,仅利用小型车通过时间检测数据完成对平均车速的估计. 最后,选取实际路段开展试验,并基于Matlab平台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车流特征分区算法稳定性好,平均准确率达到85%以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浮动车速度建库方法研究
    林森, 刘静, 关积珍, 侯晓宇, 孙建平, 刘雪杰
    2010, 10(5): 40-44 . 
    摘要 ( )   PDF(673KB) ( )  
    浮动车信息采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由于交通流数据采集的连续性,形成了海量的数据信息,所以建立一个历史数据库,可以为交通状态预测提供参考数据,同时有利于减少冗余信息. 本文基于交通信息的相关性和相似性特性,提出了根据浮动车采集的历史数据建立历史标准数据库的方法,包括数据存储的时间粒度划分方法和两种用于计算基本数据序列的算法,即直接求和判断法和综合评价判断法. 最后利用北京快速路实测浮动车数据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是有效的. 由于直接求和判断法具有简单、快速的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建议采用直接求和判断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FPGA的实时空中目标跟踪系统设计与实现
    宁成军,史忠科
    2010, 10(5): 45-52 . 
    摘要 ( )   PDF(3563KB) ( )  
    针对民航机场及周边空域安全管理的需求和雷达监视存在盲区易受干扰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实时空中目标跟踪系统. 针对空中目标的特点,采用灰度图像的帧间差分法进行目标检测,自适应双阈值进行目标分割,形心跟踪法进行目标跟踪,达到25帧/s的实时处理速度;算法通过设置跟踪区域和目标锁定点,排除了干扰的影响,提高了系统跟踪能力;采用形心坐标的脱靶量作为云台调整参数,依据分割目标像素大小在跟踪过程中进行了自动变焦控制;采用IDE接口硬盘作为存储介质,FAT32文件系统作为图像存储形式来记录实时图像. 外场实验表明,系统工作稳定,跟踪算法简单实用,可辅助雷达系统对飞机起降及机场空域移动目标进行跟踪监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
    基于模型和决策支持系统的P+R收费优化政策研究
    KEPAPTSOGLOU Konstantinos, KARLAFTIS Matthew G, LI Zong-zhi
    2010, 10(5): 53-65 . 
    摘要 ( )   PDF(1984KB) ( )  
    当私家车的使用可与公共交通结合时,人们会更倾向于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因此,P+R(停车换乘系统)在为公共交通吸引客流的同时也为公共交通的运营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建立和运营P+R系统时,制定合理的用户收费政策是诸多影响因素之一. 事实上,收费政策作为调节手段之一,利用其鼓励或约束停车场的各类用户,将有助于交通部门管理和经营P+R设施. 基于社会经济水平,本文为确定停车设施最优定价方案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结合遗传算法,本文利用财务分析模型确定了P+R设施最优定价方案参数. 该模型应用于希腊雅典地铁网络的P+R设施. 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在短时间内提供近似最优定价方案. 另外,本文还在方便用户的计算机框架下结合该模型开发了相应决策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客运专线夜间行车与天窗的相互影响分析
    聂磊,胡必松,付慧伶,佟璐
    2010, 10(5): 66-72 . 
    摘要 ( )   PDF(1008KB) ( )  
    客运专线天窗的开设影响夕发朝至列车的运行组织. 考虑高速列车可利用相邻既有线、城际铁路跨线运行,以综合利用运输通道运输能力满足旅客夜间出行需求,本文分析了客运专线开设全线垂直矩形天窗与夜间行车的相互影响,建立了求解最佳矩形天窗位置问题的数学模型,以天窗影响列车OD数最少为目标,以满足夕发朝至列车合理到发时间带为约束,并提出了求解算法. 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实例,运用计算机编程求解,得出不同位置的天窗影响的列车OD数相差不大的结论,并给出动车组速度等级为350km/h和250km/h、速度系数0.9和0.8四种情况下长度为4小时的相对最佳矩形天窗位置. 对受天窗影响的列车提出了运行调整措施,初步分析了开行夕发朝至列车时动车组适宜采取的运行速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混合Logit模型的参数估计与应用研究
    李华民,黄海军,刘剑锋
    2010, 10(5): 73-78 . 
    摘要 ( )   PDF(832KB) ( )  
    混合Logit模型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其效用变量的系数可以服从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SB分布等多种形式. 本文以北京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为基础,建立交通方式选择的混合Logit模型,允许系数取不同分布类型的组合,采用极大模拟似然法完成参数估计. 在模拟中使用拟随机数序列计算模拟概率,首先使用变序Halton序列给出几种高精度的结果,进一步采用MLHS(Modified Latin Hypercube Sampling)方法对其中最好的假设模拟求解,为效用变量的系数确定了合适的随机分布函数. 参数的估计值清晰地解释了影响人们出行的各种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故障车停车线布局设置的模型与算法
    张增勇,毛保华,杜鹏,丁勇,谢美全
    2010, 10(5): 79-84 . 
    摘要 ( )   PDF(854KB) ( )  
    故障车停车线的布局设置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工程的造价和建成后的运营均有重要影响. 本文从建设和运营两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故障车停车线的布局设置方案的优化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中故障车停车线设置研究的现状,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角度分析了故障车处理及救援的基本流程;参考地铁设计规范及运营要求,建立了以考虑故障救援效果和工程造价二者为优化目标的故障线布局设置多目标0-1规划模型;并结合模型实际背景设计了隐枚举求解方法;运用某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设计数据对模型和求解算法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合理地得出故障车停车线的布局设置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均衡思想的快速路入口控制模型及其应用
    朱弘戈,刘小明,史其信
    2010, 10(5): 85-90 . 
    摘要 ( )   PDF(873KB) ( )  
    在分析目前城市快速路实际使用的入口控制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时空资源效用参数作为控制变量,将并行多路任务负载均衡模型与传统ALINEA策略相结合,提出了以主辅路资源效用均衡化为主导思想的城市快速路入口均衡控制模型(TBM). 为提高模型的实用性,本文提出“非对称性改进”和“局部出入口弱互扰情况下的资源折减”这两项改进措施,并将改进的NEMA排队感应模型作为回溢的控制手段. 以合肥金寨路高架桥为背景,进行实地测试,结果表明主路平均行程时间减少了9.09%~9.44%,局部拥挤现象明显减少. 最后讨论了控制模型在不同交通条件下的适用性,均衡控制模型在高峰时段,特别是在主辅路局部拥挤程度不同的条件下,局部拥挤的改善效果比较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市场机制下多种交通方式定价模型研究
    史若燃,李志纯
    2010, 10(5): 91-97 . 
    摘要 ( )   PDF(892KB) ( )  
    停车费和公交票价是平衡交通方式分担的有效交通需求管理措施. 在分析私家车和公交车两种交通方式并存的路网中出行者的旅行选择均衡行为的基础上,建立了路段及停车设施能力约束下等价的网络均衡模型. 然后,给出了不同市场经营机制下多种交通方式的定价模型,其中市场机制包括垄断、寡头竞争和社会最优. 模型考虑了停车费和公交票价定价策略对出行者交通方式和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以及出行需求弹性. 最后,给出一算例说明文中所提出模型的应用,并解释了不同市场机制下解的经济含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铁路旅客选择列车的随机机会约束目标规划模型
    乔瑞军,朱晓宁,曹晓辉,郑克飞
    2010, 10(5): 98-103 . 
    摘要 ( )   PDF(783KB) ( )  
    旅客乘坐铁路列车出行时,需选择列车车次,这与各次列车的情况和旅客的出行要求均相关. 分析旅客选择列车时的不确定因素和追求的多重目标,引入随机决策优化理论,在旅客对列车实际到达时刻、出行费用、购票成功概率、旅行舒适度等要求的约束下构建了选择列车的随机机会约束目标规划模型. 列车到站时的晚点时间与购票时的剩余票额是影响旅客选择列车的两个重要的不确定因素,且是随机变量. 根据其分布函数和旅客出行的相关要求将含有不确定约束的模型转化为确定模型,并用隐枚举法进行了算例求解. 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明确地给出旅客选择列车的合理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量子神经网络的道路交通事故预测
    孙棣华,唐亮,付青松,李永福,解佳
    2010, 10(5): 104-109 . 
    摘要 ( )   PDF(772KB) ( )  
    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是道路交通安全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针对BP神经网络在道路交通事故预测中精度不足及收敛速度慢的问题,引入量子神经网络并构建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模型. 模型通过对道路交通事故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有效扩充训练样本数量;且隐含层神经元采用态叠加的激励函数,对道路交通事故数据的特征空间进行多层梯级划分,以快速匹配输入数据与特征空间的对应关系,提高模型的收敛速度;在训练过程中动态调整量子间隔,以响应事故数据的强随机性. 实验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适应道路交通事故数据的特性,且预测精度和收敛速度较改进BP神经网络有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用户多方式混合交通均衡变分模型及求解算法
    罗端高,史峰
    2010, 10(5): 110-116 . 
    摘要 ( )   PDF(1005KB) ( )  
    在城市混合交通路网中,出行者通常根据自己的出行偏好选择自己的交通方式和出行路径. 考虑城市道路中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相互影响,把出行者按照时间价值划分为多个用户类型,每类出行者可选择自驾车、出租车或公交车方式出行. 为解决这个多交通模式相互影响的混合交通均衡分配问题,从交通需求的角度出发,基于BPR公式构造了城市混合交通网络的路段旅行时间函数,建立了多用户多方式混合交通均衡变分不等式模型,并设计了基于对角化技术与MSA方法的混合求解算法. 算例结果表明,高时间价值类出行者倾向于选择自驾车或出租车出行,低时间价值类出行者倾向于选择公交车出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有机场改建快速出口的可行性分析
    种小雷,许金良,蔡良才,王观虎
    2010, 10(5): 117-122 . 
    摘要 ( )   PDF(709KB) ( )  
    为提高跑道的利用率,对飞行区布局为“目”字形状的机场改建快速出口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分析了飞机在快速出口中滑行的过程,得出了跑滑间距和中间联络道之间的可用距离为限制“目”字形机场改建快速出口的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快速出口距离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现有机场改建快速出口时沿跑道方向的限制条件,得出了典型飞机在不同机场运行时快速出口角度为30°、45°、60°条件下,飞机滑行速度和跑滑间距及快速出口距离之间的关系曲线. 最后应用本文所得的结果对某机场使用两种飞机情况下改建快速出口的可行性及限制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建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通路网中重型柴油车油耗和排放多层次分析
    郝艳召,邵春福,于雷,宋国华,胥耀方
    2010, 10(5): 123-129 . 
    摘要 ( )   PDF(1233KB) ( )  
    利用车载尾气检测系统(PEMS)进行北京市交通路网中重型柴油车实时油耗、排放和行驶数据收集,并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对动态交通网络中的油耗和排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行驶特征分析表明:重型柴油车在低、中速状态下行驶时间最长;在中速状态下行驶里程最长;同时匀速工况下的行驶时间和里程所占比例最高. 油耗和排放分析表明:重型柴油车(国III)平均油耗水平为18.6L/100km,NOx和PM污染水平分别为4.63g/km和0.087g/km. 其中在微观层次,高速和高加速是引起车辆瞬时高油耗和排放的主要原因;在中观层次,怠速和低速行驶是造成单位距离高油耗和排放的主要原因;在宏观层次,行驶里程是总油耗和排放评估的一个重要影响参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DEMATEL-ISM的高速公路作业区交通安全影响因素辨识
    吴彪,许洪国,戴彤焱
    2010, 10(5): 130-136 . 
    摘要 ( )   PDF(792KB) ( )  
    为提高高速公路作业区交通安全水平,集成DEMATEL-ISM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辨识和分析. 基于人-车-路及环境系统的观点,构建了高速公路作业区交通安全影响因素体系;采用Delphi法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以集成DEMATEL-ISM方法构建了高速公路作业区交通安全影响因素辨识模型;根据多级递阶结构模型的分析结果,确定了影响高速公路作业区交通安全的最直接因素为驾驶员动态判断能力、超速行驶、速度限制、作业区交通量和安全设施布置. 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能够对高速公路作业区交通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集装箱班轮运输中空箱调运组织与库存优化研究
    汪传旭, 蒋良奎
    2010, 10(5): 137-143 . 
    摘要 ( )   PDF(798KB) ( )  
    为了分析由多个始发港、多个中转港和多个目的港所组成的集装箱班轮运输网络中不同类型空集装箱调运组织和库存优化问题,本文提出该类问题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在实现空箱物流成本(空箱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最小化前提下, 确定不同类型空集装箱在不同船期之间的最佳分配量和在不同港口节点的最优存箱量;通过始发港和目的港在不同时间内累计空箱库存量表达式的推导,提出原有模型的简化形式;最后运用具体算例对上述模型进行了应用分析. 结果表明,模型具有有效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铁路货流分布的复杂性分析
    蒋洋,孙会君,吴建军
    2010, 10(5): 144-148 . 
    摘要 ( )   PDF(688KB) ( )  
    以全国281个城市货运站间的货运量为依据,分析了城市年货运吞吐量与GDP之间的协同增长关系以及城市间货运量的统计分布规律,研究发现铁路货运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幂率特性. 最后结合复杂网络理论,对铁路货运量进行了拓扑映射,形成了包含铁路货运站和货运量信息的有向复杂网络,并对所构建的网络的静态统计特征进行了分析. 同时采用货流临界值的方法进行控制产生不同的网络结构,研究发现对于不同的货流临界值,可以产生具有无标度特征和小世界特性的网络拓扑结构,这为我们研究铁路货流分布的复杂性及货运站场在网络中的重要性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模型组合的铁路集装箱运量预测
    朱昌锋
    2010, 10(5): 149-153 . 
    摘要 ( )   PDF(637KB) ( )  
    根据铁路集装箱运量预测受到多因素影响以及非线性的特点,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选取了影响集装箱运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灰色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组合的铁路集装箱运量预测方法. 该方法将非线性灰色预测模型的预测值作为输入,相应的实际集装箱货运量作为输出,建立了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并提出了相应的算法. 最后以实例分析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实例分析表明:非线性灰色模型预测的最大误差为10.52%,而组合模型的预测误差最大为8.72%,说明文中提出的组合预测模型充分考虑了多指标的共同作用,灰色预测模型提供了较完善的输入数据,神经网络模型考虑了各主要指标的关联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BPNN-MOP模型的区域公路网合理规模预测研究
    石良清,周伟,刘奕,尹曦辉
    2010, 10(5): 154-160 . 
    摘要 ( )   PDF(871KB) ( )  
    区域公路网规模是保障交通供给能力的基础,确定合理的路网规模是调节交通供需平衡的关键. 本文从路网发展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里程、密度、等级结构三项指标出发,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与马尔可夫链的公路网里程规模组合预测模型,并采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对公路网等级结构进行了优化研究. 该方法能够充分挖掘公路网规模演变的宏观调整与微观波动规律,提高了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最后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区域特征年公路网的合理规模及结构进行了分析预测. 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方法能够较科学、客观地反映公路网发展的数量特征和质量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交影响条件下基于交通波理论的排队研究
    关桢,魏丽英
    2010, 10(5): 161-166 . 
    摘要 ( )   PDF(888KB) ( )  
    以交通波理论为指导,以平面信号交叉口为分析对象,重点研究了公交影响条件下单机动车道的排队过程. 结合不同车型机动车混合行驶的特点,通过引入不同车型间的饱和车头时距值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刻画信号周期内交通波的传递情况,探讨了车流平均饱和车头时距和排队消散密度的变化规律,改进了传统的交通波排队模型. 基于北京四道口信号交叉口的实际交通情况,结合通调查结果和MATLAB程序计算结果,对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和有效性验证,得到相关评价指标及其变化规律. 研究发现,交通波理论在公交车-小汽车混合车流的排队问题研究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另外,研究饱和车头时距值的变化规律有利于更加准确地刻画排队过程中交通波的传递行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网络视角的航空客流结构分析
    党亚茹,李雯静
    2010, 10(5): 167-174 . 
    摘要 ( )   PDF(1245KB) ( )  
    运用NetDraw软件,绘制出我国航空客流网络的结构图. 采用网络理论和方法,从结构特征、统计特征、度分布和中心性等角度,对2002—2008年我国航空客流网络的结构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我国航空客运的发展提供量化参考和理论支持. 研究表明:在我国航空客流网络中,平均每个城市与其他12个城市有直接的航空联系,网络内任意两个城市之间经过平均1.3次中转即可到达;短平均路径长度(2.3左右)和高聚类系数(大于0.7)表明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网络节点的度分布服从双段幂律分布,具有无标度特性;网络的密度值极小,中心性较低,发展不均衡,呈现出明显的“东重西轻”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容量约束单分配轴-辐式物流网络设计
    崔小燕,李旭宏, 毛海军,张永,杨平乐
    2010, 10(5): 175-181 . 
    摘要 ( )   PDF(974KB) ( )  
    针对无容量约束的单分配轴-辐式物流网络设计问题的特点,为其建立了单分配p-枢纽中位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启发式求解算法. 该算法分两步实现:首先利用蚁群算法来确定网络中枢纽节点的位置,然后用另一种启发式算法将非枢纽节点分配给枢纽节点,同时,将一种基于6种邻域结构的变邻域搜索算法作为蚁群算法的局域搜索策略以提升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并加快收敛速度. 最后结合澳大利亚邮政数据进行了算例仿真实验,并对蚁群算法中参数的合理设置进行了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求解此问题时有着良好的有效性和较快的求解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交线路对双车道交通流的影响分析
    李晓雪,贾斌,李新刚
    2010, 10(5): 182-187 . 
    摘要 ( )   PDF(940KB) ( )  
    采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对具有公交线路的双车道混合交通系统进行建模和模拟分析. 通过绘制系统的基本图和右车道上车辆占有率分析了公交线路对双车道车流演化特性以及运行效率的影响,并针对港湾式和非港湾式两种停靠方式的优劣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系统中存在四个车流演化特性不同的密度区域;系统中公交车数量增多会导致最大流量降低;港湾式停靠站的公交线路系统对车流的影响小,系统流量大,优于非港湾式停靠站的公交线路系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案例分析
    大型活动异地小汽车出行者的停车换乘行为
    熊萍
    2010, 10(5): 188-193 . 
    摘要 ( )   PDF(824KB) ( )  
    大型活动中,异地私人小汽车出行者可分为当日往返与停留多日两种类型. 重点针对停留多日的异地私人小汽车出行者,分析了其出行特征及对停车换乘服务的需求特征;利用随机效用理论,建立了停车换乘行为非集计模型. 模型的关键变量包括三个:利用P&R系统后的换乘公交的车内时间、停车费的变化量以及郊区新城吸引力指数. 指出大型活动期间针对停留多日者的停车换乘设施规划及政策制定必须统筹考虑全程出行链的需求,影响其选择停车换乘的首要因素是郊区新城的吸引力大小. 停车换乘配套政策的重点应该是增强郊区新城的吸引力;提出在郊区新城住宿宾馆设置停车换乘点的对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广州轨道交通网络可靠性研究
    刘志谦,宋瑞
    2010, 10(5): 194-200 . 
    摘要 ( )   PDF(932KB) ( )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是由轨道线路和车站组成的复杂网络,利用复杂网络理论探讨轨道线网的可靠性对提升其可达性和运营效率有重要意义. 采用space L方法对广州轨道交通网络进行了拓扑建模,计算分析了节点度、聚类系数、平均路径长度等指标及其分布规律,并重点研究了换乘车站故障情况下整个轨道交通网络受影响程度及可靠性. 结果表明,现阶段广州轨道交通网络呈现随机网络的特征,换乘车站发生运营故障将严重影响网络中的较长距离出行,降低轨道交通网络的客流吸引度,广州轨道交通网络在换乘车站故障后其全局效率降低,局部效率不变,车站之间的紧密程度较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航空公司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及实证研究
    毛曼,朱金福
    2010, 10(5): 201-207 . 
    摘要 ( )   PDF(936KB) ( )  
    在航空运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客户资源成为航空公司最重要的资源;如何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并使之成为航空公司忠诚客户,是航空公司制胜的关键. 本文在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模型ACSI、ECSI的基础上,构建了航空公司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设计了顾客满意度调查表,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 针对航空运输业的特点,本文去掉了欧美模型中的“感知价值”和“感知质量”,增加了“感知服务质量”这一新的变量,使得模型更具实用型和针对性;结合实际采样数据,通过满意度指标定量分析了各变量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得出了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对顾客满意影响最大,企业形象次之的结论,为航空公司战略调整指出了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