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决策论坛
    系统科学与交通发展——第七届中国交通高层论坛纪实
    贾顺平
    2011, 11(6): 1-11. 
    摘要 ( )   PDF(433KB) ( )  
    本次论坛以“系统科学与交通发展”为主题,涉及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智能交通技术进展及应用、交通运输节能方法与实施策略、绿色物流等专题.论坛以系统科学思想和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对象,分析了社会经济系统与交通系统的复杂性,及其轨道交通系统安全技术问题,探讨了可持续发展交通政策下的货运和物流行动计划,研究了小汽车与城市的发展关系,以及北京交通发展历程和交通政策的实施效果,同时也阐述了“十二五”综合交通规划的目标与任务.论坛从加强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理论的探索,完善交通运输系统化管理体系,构建生态交通、绿色物流,并制定相关制度加以保障等角度展开讨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论坛
    综合运输体系相关基本概念研究
    方然
    2011, 11(6): 12-18. 
    摘要 ( )   PDF(311KB) ( )  
    目前在国内相关的报刊文章、学术报告以及政府部门文件里,对于综合运输体系相关基本概念的表述和含义很不一致,基本概念定义的不一致和使用的不准确,不利于加快推进中国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为此,本文在全面梳理国内外各种相关理念和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种运输方式的基本特性,提出了基本运输方式、高级运输方式、综合运输方式、综合运输体系等基本概念的新定义.根据新定义,综合运输方式等同于多式联运方式,而且,多式联运等高级运输方式是综合运输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本文最后建议,在中文用语中应该以“多式联运”替代“综合运输”,以避免综合运输方式与综合运输体系在概念使用上的混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铁路客货线网组合优化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分析
    蒋永雷, 杨忠振, 王璐
    2011, 11(6): 19-24. 
    摘要 ( )   PDF(544KB) ( )  
    为研究整个区域内高速铁路客运和五定班列货运线网建设对产业转移及其出口产品运输格局的影响,从微观的企业选择行为角度出发,基于铁路客货线网建设的波及效应,以产业中所有企业的总生产成本最低及其从业的劳动力总生活质量(QOL)最高为目标,构建组合优化铁路客运和货运线网的双目标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以泛珠三角地区为例,运用双层遗传算法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优化的铁路客货线网将不但改善内陆至沿海地区的客货运输状况,而且促进沿海地区的产业向内陆转移,使得大量出海货物除选择珠三角港口群之外,还选择开行五定班列货运专线的其他港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DEA模型的31省份公路运输效率分析
    段新, 岑晏青, 路敖青
    2011, 11(6): 25-29. 
    摘要 ( )   PDF(286KB) ( )  
    公路运输效率高低是衡量公路运输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必然要求公路运输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发展模式.本文从投入和产出两个层面建立公路运输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基于DEA方法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定量测算公路运输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采用31省份的投入产出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半数省份DEA有效,公路运输综合效率存在较明显的地域差异;2/3的省份达到规模效益递减或不变,增加要素投入对提高综合效率不具积极性;资源投入过度、要素使用效率低下是导致运输效率不高的主要因素.最后针对公路运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投影寻踪的海上能源运输通道安全评价
    赵旭, 高建宾, 林玮
    2011, 11(6): 30-37. 
    摘要 ( )   PDF(387KB) ( )  
    海上能源运输通道安全系统是一个由海上运输活动引致的涵盖港口安全、海上航线安全、峡口安全等因素衔接而成的链条式系统,存在诸多复杂性.由于对外进口依赖过高、所经地区和海域情况复杂等因素,我国海上能源运输系统安全存在一定隐患.因此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综合考虑经济、政治、军事、外交、自然等方面,构建海上能源运输通道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投影寻踪技术,较好地解决海上能源运输通道复杂系统非线性高维数据问题.进一步引入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对与我国紧密相关的41个海域进行了一般状态、应急状态与战事状态的安全状况评价,评价结果证明了投影寻踪技术应用于海上能源运输通道评价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交通系统与信息技术
    北京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李宝文, 艾姝琳
    2011, 11(6): 38-44. 
    摘要 ( )   PDF(421KB) ( )  
    随着北京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需求和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由此带来了拥堵等城市道路交通问题,造成了城市能源过度消耗、尾气排放及噪声污染等资源环境问题,直接影响了城市的协调发展.传统的道路扩张式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利用智能交通技术和管理手段促进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协同发展是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利用大系统理论及灰色模型方法,根据交通与城市协调发展原则,以发展的协调度为衡量指标,研究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与社会经济、能源、环境系统间的协调发展;采用GM模型来进行道路交通系统的内部同步发展能力研究.对北京市道路交通系统协同发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为北京城市道路交通优化发展结构、推进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号控制交叉口可靠性建模与仿真
    吕斌, 牛惠民
    2011, 11(6): 45-50. 
    摘要 ( )   PDF(333KB) ( )  
    为优化和评价交叉口车流运行状况,根据信号控制交叉口交通流到达率的随机特点,引入相位清空可靠度指标用于评估交叉口可靠性.基于概率论,研究了相位清空可靠度与周期时长、相位绿灯时间的定量关系,利用Gauss消元法推导得到了交通流到达率分别服从正态分布和负指数分布时的相位清空可靠度计算公式.以两相位信号交叉口为例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交通流到达率的方差越大,周期时长也越大,且到达率方差较大的相位需要更多的绿灯时间,可见到达率的概率分布特征值对于周期时长、相位绿灯时间有显著影响,可利用相位清空可靠度指标进行交叉口信号配时参数设计和评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BN飞行程序验证中自动飞行的仿真研究
    麻士东, 何运成, 常芙蓉, 王仲
    2011, 11(6): 51-57. 
    摘要 ( )   PDF(360KB) ( )  
    民航飞机按照飞行程序自动飞行,能够极大地减轻飞行员工作负荷。本文对航路点自动飞行的实现方案进行了研究,对飞机气动模型、六自由度动力学与运动学模型进行了设计,并利用SIMULINK实现了模型解算的实时性.对导航系统进行设计,实现了内-外环的导航和控制方案,即外环实现航路点导航,内环实现飞机姿态控制,并对航迹偏差控制器进行了设计与实现.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航路点自动飞行,能够稳定、准确地跟踪飞行程序,实现了对飞行程序的仿真验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轨道交通智能视频人像识别技术研究
    沈海燕, 史宏, 冯云梅
    2011, 11(6): 58-61. 
    摘要 ( )   PDF(281KB) ( )  
    结合轨道交通客流特点和应用需求,在详细描述人像识别中的图像预处理、人像空间的建立及特征脸识别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全局特征提取、Upper特征提取和Tzone特征提取方法.基于全局特征的识别方法通过提取人像的整体形状特征进行识别,易受表情、姿势、遮挡等的影响.基于Upper特征和Tzone特征在处理表情和遮挡等问题时,与基于全局特征的方法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本文对全局特征、Upper特征和Tzone特征进行了加权融合,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人像识别方法.经京沪高速铁路部分车站试点验证,该方法能有效提高人像识别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号交叉口直右共用车道通行能力研究 
    宗二凯, 邵长桥
    2011, 11(6): 62-67. 
    摘要 ( )   PDF(260KB) ( )  
    为了弥补国内对直右共用车道通行能力研究的不足,在现场观察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交通流运行特性.根据实测数据,运用统计学中的T检验法对不同转向车辆的饱和车头时距进行了分析,发现直右共用车道上直行车辆和右转车辆的饱和车头时距存在显著性差异;然后运用饱和流率修正理论和概率论方法,给出了适用于我国现阶段道路交通条件下直右共用车道通行能力计算模型.研究成果将为信号交叉口的规划、设计、改造、交通组织、信号配时、交通运行评价以及车道设置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快速路交通流车头时距分布特性分析
    袁凯, 关伟
    2011, 11(6): 68-73. 
    摘要 ( )   PDF(1376KB) ( )  
    在对北京市城市快速路实测单车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发现对数正态分布函数可以成功地对不同速度条件下的车头时距概率密度分布情况进行拟合.运用最小二乘法对该函数进行参数估计,得到不同速度条件下的期望车头时距值以及车头时距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结合实测车头时距分布特性,经过修正,发现城市快速路上期望车头时距随速度的变化趋势与高速公路上的测量结果一致,但在定量上却要远高于高速公路上的期望车头时距.最后利用平均车头时距和单车速度绘制出流量—密度和流量—速度关系图,并具体讨论了出入口匝道对外侧车道交通流特性的影响,定量标定了谐动流和自由流相位在不同断面条件下的速度区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
    基于均值和标准差的高速公路行程时间可靠性预测
    AREZOUMANDI Mahdi
    2011, 11(6): 74-84. 
    摘要 ( )   PDF(373KB) ( )  
    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I-270/I-255州际公路上,可变限速标志实时控制高峰期车速以缓解拥堵.本文研究可变限速系统对行程时间分布和可靠性的影响,分析伽马分布、最大极值分布、log-logistic概率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及威布尔分布与24小时行程时间数据的拟合程度,得到后可变限速情形下行程时间的分布.结果表明,后可变限速情形下行程时间的分布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提出基于行程时间均值和标准差方法计算行程时间可靠性最关键指标之一——第95百分位数的行程时间基于I-270/I-255公路四个拥堵路段36个实测数据集,用参数和非参数统计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交通系统与信息技术
    基于基因表达式编程的公路工程造价预测模型
    卢毅, 雒香云, 张欢
    2011, 11(6): 85-92. 
    摘要 ( )   PDF(809KB) ( )  
    基因表达式编程作为新型的人工智能数学建模方法,具有较强的函数发现能力和较高的搜索效率.针对公路工程造价预测特点和已有预测模型的不足,求解基于GEP的公路工程造价预测模型.根据工程造价的组成原理筛选确定11个公路工程特征因素,用15组公路工程数据作训练样本和验证样本,在设定好GEP算法的构成要素的前提下,使用Visual Basic语言表达GEP算法,求解公路工程造价预测模型.通过敏感性分析模型的可行性,用比较图和4个统计指标值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预测模型所得结果与工程实践相吻合,且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5.9%,满足预测精度≤10%的要求,预测精度高,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制动问题研究
    刘海东, 苏梅, 彭宏勤, 张增勇, 邢海龙
    2011, 11(6): 93-97. 
    摘要 ( )   PDF(256KB) ( )  
    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和运营管理中,列车制动问题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问题.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制动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坡道、列车重量、列车制动力利用率以及制动初速度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应的案例设计,通过计算及对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不同坡道、列车重量、列车制动力利用率以及制动初速度等条件对制动问题的影响.其结论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平、纵断面的优化设计、车辆技术参数的选择、信号机等信号设备的布置以及线路限速的确定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立交桥构型的二维交通流BML模型
    丁建勋, 王霓裳, 石琴
    2011, 11(6): 98-103. 
    摘要 ( )   PDF(659KB) ( )  
    考虑到现实二维路网中的立体交叉特性,本文在经典BihamMiddletonLevine (BML)模型的路网结构中嵌入了一些典型的立交桥构型.通过改变立交桥的数量、分布构型,拓展了BML模型,以研究立交桥对路网交通流的整体影响.数值模拟表明,随机分布的立交桥构型,即盲目修建立交桥,在立交桥比例较低时,会对路网整体运行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加速拥堵.进一步将立交的分布进行适当地组织,形成真实反映城市路网特征的立交构型,如环形、方形.模拟发现,特定立交比例下方形立交构型对系统产生正面的影响,使得系统平均速度整体上要明显高于随机投放立交的状况;而环形立交构型投放至网络中,使得全局性堵塞提前发生,反而不能提高网络交通流的运行效率.这些结论虽与传统认知相悖,却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影响度的有效路径集合的确定
    杨信丰, 刘兰芬, 李引珍, 何瑞春
    2011, 11(6): 104-110. 
    摘要 ( )   PDF(437KB) ( )  
    在进行城市交通规划时,交通分配是一个关键步骤,有效路径集合的确定对随机交通分配的结果有很大影响.本文首先对基于Logit的主要交通分配算法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它们的不足;通过分析可知,有效路径集合的定义应考虑路径本身的性质及交通需求量的大小,然后根据一条路径对其它路径分配到交通流量的影响程度给出了路径影响度的定义,并依据影响度的定义及交通需求量给出了有效路径集合的定义.结合改进的dial算法设计了有效路径集合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算例表明,基于影响度的有效路径定义是有效性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确定需求条件下多阶段区域综合交通网络设计的双层规划模型
    孙强, 王庆云, 高咏玲
    2011, 11(6): 111-116. 
    摘要 ( )   PDF(455KB) ( )  
    通过研究多阶段综合交通网络设计问题,本文提出需求不确定条件下双层规划模型.上层规划为在资金预算约束下实现所有需求情景下消费者剩余的最大化,下层规划在上层规划的网络投资决策下,考虑了多种运输方式的协作、流量均衡和能力负荷约束,实现不同需求情景对应的消费者剩余最大化.并通过算例分析对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与已有的研究相比,本文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同时优化综合交通网络的最终形态及其建设时序,既考虑了各年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交通需求的协调发展,又体现了交通方式间的协作与平衡发展,为区域综合交通网络的逐步完善提供较好的辅助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雨天高速公路网行程时间可靠性评价方法
    王婧, 何杰, 吴炼
    2011, 11(6): 117-123. 
    摘要 ( )   PDF(478KB) ( )  
    降雨作为一种常见的气象条件,对高速公路网行程时间的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针对雨天能见度降低、路面摩擦系数变小的特征,通过分析降雨的空间分布模式,建立了雨天路段单元自由流车速、通行能力以及公路网需求水平的修正模型,进而提出了雨天路段单元的广义行程时间函数.结合用户最优平衡分配模型,以及系统工程中的串并联理论,建立了雨天高速公路路段单元、路径、OD对和公路网的行程时间可靠度评价模型.应用Matlab工具箱模拟公路网上的降雨分布,设计了基于Monte Carlo方法的评价模型求解思路.最后以算例验证了该方法在行程时间可靠性评价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能藉此有效地找出雨天公路网中行程时间敏感性最大的关键路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旅行时间分布的客流清分模型
    高圣国, 吴忠
    2011, 11(6): 124-130. 
    摘要 ( )   PDF(560KB) ( )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网络形成、实行一票换乘并伴随投资主体多元化时,需要建立公平公正的票务清分机制,本文提出一个基于乘客旅行实际时间分布计算各路径上乘客比例的新方法.根据交通卡中的进出站的时间记录,计算出在一段时间内在一对出入站之间完成旅行的所有乘客的时间分布,以这个分布为依据计算在这段时间里各路径上的乘客比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在一对有两条有效路径的出入站间产生乘客旅行时间的数据,然后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客流比例计算.结果表明,即使两条路径的运营时间差异很小也能实现较准确的比例划分,这种动态计算客流分布的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实际客流分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混合动态规划的集装箱堆场贝位内翻箱作业调度优化
    靳志宏, 毛钧, 李娜
    2011, 11(6): 131-136. 
    摘要 ( )   PDF(350KB) ( )  
    翻箱是影响集装箱堆场作业效率的瓶颈,也是堆场作业调度的老大难问题。在集装箱堆场现行堆存位置和提箱装船顺序既知的条件下,基于集装箱装船过程中堆场翻箱作业的多阶段性特征,将翻箱作业调度优化问题归结为一个动态最短路径问题,据此构建了优化模型.基于并行处理的思想,将顺序递推算法与逆序递推算法相结合进行优化求解,通过嵌入启发式规则选择落箱位置来减少动态规划的状态空间,从而达到减少二次翻箱,降低总翻箱次数的目标,实现翻箱作业调度的优化.仿真算例分析显示了本文提出的算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可为翻箱作业调度优化提供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节点作业随机特征的集装箱多式联运路径优化
    王清斌, 韩增霞, 计明军, 李艳明
    2011, 11(6): 137-144. 
    摘要 ( )   PDF(411KB) ( )  
    在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中,内陆运输方式和路径的选择,对集装箱门到门运输过程的运输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更合理地组织多式联运,本文在充分考虑集装箱内陆运输路径因素的同时,研究集装箱多式联运在运输方式转换过程中节点作业随机特征对运输方式和路径选择的影响.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带有时间约束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通过图形变换,将问题转化为节点作业带有随机特征和运输时间约束的最短路模型.通过实例验证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求得的路径在成本和时间方面较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可以成为多式联运路径选择的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飞机发动机故障的地面管制方法研究
    潘卫军, 冯昱华
    2011, 11(6): 145-150. 
    摘要 ( )   PDF(326KB) ( )  
    机场管制区域附近的起飞和进近着陆是最容易发生重大运输飞行事故的阶段,而飞机发动机失效对其影响最为严重.本文通过对进近着陆过程中一发失效时航空器受力情况进行建模分析,并对飞机性能进行动态解算,得出轨迹变化;通过详细编程计算各类飞机中断滑跑距离,对各个机型中断起飞性能作出对比分析,并结合机场各类特情,首次将特情处置信息与塔台管制员指令相结合,提出识别方法及主动的应急策略.从而更好地协助飞行员在发动机失效情况下保证航空器运行安全,并及时采取应急救援措施,提高管制应急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约束编程的飞机排班问题研究
    朱星辉, 朱金福, 高强
    2011, 11(6): 151-156. 
    摘要 ( )   PDF(299KB) ( )  
    飞机排班是航空运输生产计划的重要环节,对航空公司的正常运营和整体效益有着决定性影响.飞机排班通常构建为大规模整数规划问题,是航空运筹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构建的模型属于严重退化的NPHard问题.本文把飞机排班问题构建为多商品网络流模型,并应用列生成算法求解;在列生成子问题中,引入约束编程系统实现快速求解航班连线(航班串)并计算各航班串简约成本,动态选择列集并与限制主问题进行迭代.最后,利用国内某航空公司干线航班网络实际数据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并与航空公司实际排班进行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铁客运站旅客导向标识系统优化算法研究
    梁英慧, 张喜, 韩艳欣
    2011, 11(6): 157-163. 
    摘要 ( )   PDF(344KB) ( )  
    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客运站旅客导向标识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高速铁路客运站的功能和布局比较复杂,为了更好地为旅客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本文根据高铁客运站运营管理实际需求,采用智能优化算法对旅客导向标识系统进行优化设计.首先,以区域诱导信息量最大为目标,建立了旅客导向标识布设位置选择模型;其次,进行退火—遗传算法设计并求解,找到了较优的布设位置;最后,以北京南站地下一层的导向标识系统为例进行实例分析,并且与遗传算法标识位置的布设相比较,验证了退火—遗传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高速客运站导向标识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排队论的线路密集点公交站台容量优化模型
    苏国辉, 吴群琪
    2011, 11(6): 164-168. 
    摘要 ( )   PDF(262KB) ( )  
    城市公交线路密集点是城市公交规划与优化中的重要节点.线路密集点公交站台的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到城市公交整体服务表现.针对线路密集点的公交站台线路容量问题,本文以排队论为方法基础,引入公交达到率、服务台数、乘客平均上下车时间等为模型参数,构建线路密集点公交站台线路容量计算模型,并通过改变参数来进行公交站台的容量优化,为公交站台的线路数及泊位数设计提供理论方法依据.模型应用于西安市某公交站台,计算该站台线路容量并进行了优化分析.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计算线路密集点公交站台线路容量并做出优化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概率搜索定界的入度统计最短路径算法
    敬明, 邓卫
    2011, 11(6): 169-174. 
    摘要 ( )   PDF(301KB) ( )  
    Dijkstra 经典最短路径算法包括大量的排序运算,且需要对图中所有顶点进行计算,效率较低.本文针对有向网络,提出了与概率搜索定界结合的入度统计最短路径算法.该算法通过按概率搜索得到一条较短路径,依据路径长度和有向网络结构特征确定和顶点序号相关的节点阻抗最大值;采用入度统计算法代替经典的标号算法,在计算过程中根据节点阻抗最大值,采取一定方式剔除无效顶点(不在最短路径内的顶点),简化网络结构.本文提出的算法不需要进行排序运算,简化了运算过程,并且可以剔除大量的无效顶点,降低了网络复杂度.算例分析表明,相对于Dijkstra算法,结合概率搜索定界的入度统计算法大幅度提高了运算效率,具有实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案例分析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中国航空网络结构实证研究
    曾小舟, 唐笑笑, 江可申
    2011, 11(6): 175-181. 
    摘要 ( )   PDF(522KB) ( )  
    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对中国国内航空网络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航空网络是一个小世界网络,其度分布服从双段幂律分布.与2005年网络结构比较,其平均最短路径长度和簇系数均下降了,而节点及节点平均度都有增加.节点吞吐量点强度和航距点强度与度均呈现正幂律关系,而且度对节点吞吐量的影响大于对航距的影响.介数与度的分布在总体呈现正相关的趋势下,会出现较大的“波动”性.度度相关呈现异配性,表明度大的节点连接其他度小的节点,节点吞吐量对节点之间连接的影响力要大于航距的影响力.当度值较大时,簇系数与度值呈现明显的幂律分布关系,表明中国航空网络出现了以度值较大的机场为中心的群体结构.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G2京津塘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与降水量相关性分析
    窦以文, 丁德平, 李迅, 张德山, 储伟
    2011, 11(6): 182-187. 
    摘要 ( )   PDF(544KB) ( )  
    通过整理G2京津塘高速公路3年(2007.3~2010.2)逐日逐时的百万车流量交通事故和交通流量及气象要素资料,并将百万车流量交通事故(交通事故与交通流量之商)与同步降水量进行日变化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百万车流量交通事故的日变化最高峰出现在05时,年平均高峰值高达234起•辆-1•10-6;年度、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平均百万车流量交通事故与同步降水量均呈正抛物线相关,即百万车流量交通事故随降水量的加大而增多;统计学检验(R>Rα=0.01 和F>Fα=0.01)效果很好。四个季节的百万车流量交通事故与降水量相关的系数高达0.7386~0.8635。这一分析事实为G2京津塘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提供了客观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通仿真软件应用于路线规划之探讨
    陈学恒
    2011, 11(6): 188-192. 
    摘要 ( )   PDF(675KB) ( )  
    省道台2线系为淡水与台北之间唯一的运输走廊,每逢通勤高峰时间与节假日,庞大的交通量常常导致其服务水平已成普遍不佳.因此,如何改善淡水运输走廊之交通服务水平已成为重要课题.传统上,路线规划方式有规划手册法、系统分析法、市场分析计划法以及数学法等.然而,对于车流量为过饱和形态的淡水运输走廊而言,运用上述方法研究路线规划方案并不适用.鉴于此,本研究以交通工程手段研究新辟道路、道路拓宽以及局部高架化之路线方案,并经由交通仿真软件VISSIM构建路网,计算在各种路线方案下之路段平均旅行时间,作为本研究评估方案依据.本研究成果将可作为后续研究评估路线方案良好之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英典型交叉口通行能力对比分析及应用
    郭敏, 彭德品, 吴建平, 王天骄
    2011, 11(6): 193-199. 
    摘要 ( )   PDF(416KB) ( )  
    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寻求解决道路通行能力低下问题的有效方法,以提高道路利用率.本文通过采集英国3个路口和中国北京10个路口视频数据进行通行能力和饱和流量对比,分析中英差异和原因.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非机动车对北京市交叉口绿灯损失时间的影响,以定量分析非机动车对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和饱和流量的影响.对比结果表明:由于非机动车及行人干扰,中国城市道路交叉口道路利用率要比英国整体低10到20个百分点,这为解决中国城市道路利用率低的问题提供指导方向.最后,通过官园桥的实例,验证该研究成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