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决策论坛
    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交通7+1论坛”第六次会议纪实
    张国伍
    2007, 7(3): 1-10 . 
    摘要 ( )   PDF(2936KB) ( )  
     “交通7+1论坛”第六次会议邀请清华大学可持续城市交通项目组,在中国高
    速城镇化和能源安全的背景下,通过分析研究中国典型城市的交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
    与面临的挑战,找出影响我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影响机理.在此基础
    上,从城市、交通、能源、环境等多学科角度开展研究,建立中国城市可持续交通的理论
    体系,研究相关政策实施状况,为我国城市可持续交通系统的建设提供相关的理论、方
    法、经验和示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论坛
    关于通道规划及京沪通道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
    荣朝和, 吴昊, 程楠
    2007, 7(3): 11-18 . 
    摘要 ( )   PDF(2386KB) ( )  
    京沪通道是我国东部地区最重要的运输大动脉,目前该通道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一是新建铁路的功能定位以及相关线路、车站的选线选址缺少必要的科学论证,二是过多平行铁路急于同时开工。从资源优化配置角度看,新建避城铁路以开行货车为主,而既有穿城铁路以开行客车为主,并保留市中心客站应该是较好的选择。通道规划对于运输网络与通道资源配置整体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分层次进行规划并建立合理体制作保证。有必要通过“触发机制”的设计,使交通项目在综合规划体制统领下,依次经过必要阶段的认定、激活和触发程序才能够付诸实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速公路与平行辅路交通量分担比例影响因素分析
    程世东,吴玉涛,程凌刚
    2007, 7(3): 19-23 . 
    摘要 ( )   PDF(1149KB) ( )  
    在公路可行性研究或项目评估时,同一通道内高速公路与平行辅路交通量分担比例在交通量预测中非常重要,本文以交通运输的基本机理和追求的目标为分析的出发点,系统的分析了交通运输行为主体和公路属性的各方面对该比例的影响,包括地区的经济水平、不同车型的差异性、高速公路与平行辅路的里程差、等级和路况的对比、通道的交通饱和程度、收费水平等因素,这些因素的分析对实践中该比例的确定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社会评价的高速公路项目时间节约效益分析
    刘子玲,吕永波,付蓬勃
    2007, 7(3): 24-28 . 
    摘要 ( )   PDF(1067KB) ( )  
    在高速公路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中,都涉及对时间节约效益的分析。社会评价起步较晚,有些指标的界定还不完善;同时,由于社会评价的间接效益较多,这给项目评价增加了难度。本文针对高速公路项目社会评价中的时间节约效益,从国民经济评价及社会评价关于时间节约效益的区别入手,分析了社会评价中时间节约效益的构成,并从微观、中观、宏观三方面对时间节约效益进行分析测算,从而为高速公路项目的正确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陆上空箱多式联运调运优化研究
    王斌, 王忠郴
    2007, 7(3): 29-33 . 
    摘要 ( )   PDF(1030KB) ( )  
    本文应用整数规划的方法研究了集装箱陆上空箱多式联运调运优化问题。论文模型以场站和场站之间、供给客户和场站之间、场站和需求客户之间的空箱调运费用最省为目标函数。本文模型考虑到满足需求客户的空箱需求、供给客户的空箱供给能力限制、场站的空箱存储能力限制以及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能力限制等约束条件。应用Lingo8.0软件求解本文模型。运算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可以在满足客户需求、供给能力和存储量限制的条件下有效降低陆上空箱调运费用。本文模型提高了船公司的内陆空箱调运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费研究
    王根城, 刘小明, 邱荣华
    2007, 7(3): 34-38 . 
    摘要 ( )   PDF(1264KB) ( )  
    交通影响评价工作于国内几大城市相继立法,它对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系统协调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交通影响费在交通影响评价基础上衍生,它是指向开发商征收因其开发项目而增加的全部或部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费用。本文认为交通影响费的构成主要包括交通改善费用、交通拥挤补偿费及交通事故成本,并研究了交通影响费各构成部分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征收TIF的临界负荷度建议值。文章对于未来有关交通影响费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具有决策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交通系统与信息技术
    浮动车系统功能分析与应用设计研究
    郭继孚
    2007, 7(3): 39-44 . 
    摘要 ( )   PDF(1459KB) ( )  
    作为一种新型、经济的道路信息检测手段,浮动车系统受到广泛关注,并被应用于出行诱导、交通事件检测等领域。本文从浮动车系统的特点出发,分析了交通系统不同部门的各种需求,深入挖掘了浮动车系统在各个部门的应用,并对浮动车系统进行了功能定义和应用系统得模块设计,以北京市的浮动车数据为基础,给出了部分分析结果和界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遗传算法在动态路径诱导系统中的应用
    邹亮,徐建闽,朱玲湘
    2007, 7(3): 45-48 . 
    摘要 ( )   PDF(920KB) ( )  
    提出了以随机A*算法为基础,运用遗传算法来求解不满足先进先出原则的动态网络中最短路径问题的思路,其中通过运用提出的随机Dijkstra算法解决了将遗传算法应用于最短路径问题中的最大障碍-初始种群的产生。最后,以广州市电子地图为基础,对提出的算法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遗传算法适合求解非常态且不满足先进先出原则的动态网络中的路径诱导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通信息广播频道技术内涵及标准化研究
    高永, 温慧敏
    2007, 7(3): 49-54 . 
    摘要 ( )   PDF(1657KB) ( )  
    交通信息广播频道(RDS-TMC)是一种广域、廉价的交通信息发布技术,是现代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方式之一。本文结合北京市开展的RDS-TMC研究和示范实验,编制北京市地方标准的经验,以及掌握的欧洲RDS-TMC技术资料的基础上,阐述和分析了RDS-TMC的技术流程和信息服务特点,总结了RDS-TMC在欧洲和我国的发展概况,并深入研究了RDS-TMC核心标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J2EE的城市交通诱导Web-GIS系统
    的设计与实现
    宁松成,蔡伯根
    2007, 7(3): 55-59 . 
    摘要 ( )   PDF(1340KB) ( )  
    本文提出了基于J2EE技术的城市交通诱导Web-GIS三层模型系统实现方案。并以北京市为例,采用Struts+ Hibernate+ JDBC技术构建了B/S结构的实时交通信息发布与诱导系统,克服了已有的城市交通信息Web-GIS系统只面向交通管理层的局限。该Web-GIS采用MapXtreme Java作为地图管理构建的瘦客户机/服务器模式,通过将查询道路与GPS实时浮动车数据进行动态匹配,来获得路线实时的交通信息,并结合重要的道路消息,为出行者提供可靠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网闸技术在铁路客户信息服务系统中的应用
    王富章
    2007, 7(3): 60-63 . 
    摘要 ( )   PDF(855KB) ( )  
    针对铁路客户信息服务平台中实现内网外网信息传输的安全需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网闸技术的实现网络之间“物理隔离”的基本原理,并设计了实现铁路客运呼叫中心系统的网络安全方案。经过工程应用证明,本方案具有设计简单、隔离充分和传输效率高等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
    交通运输与土地利用综合模型的连续最优化方法
    应江黔
    2007, 7(3): 64-72 . 
    摘要 ( )   PDF(1885KB) ( )  

    本文提出了关于交通运输与土地利用的综合模型的连续最优化及敏感性分析的基本框架。考虑外生交通费用的土地利用模型的敏感性分析和考虑弹性需求的交通运输网络的敏感性分析过程本是相互独立的,本文将两者结合为一个综合模型的敏感性分析。将这种敏感性分析方法用于土地利用方案设计和交通运输政策制定的最优化,可以使一定的社会剩余函数最大化。最后,本文以一个包含拥挤交通网络子模型的住宅分布模型为例对所提出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行人过街条件下道路路段机动车延误分析
    冯树民,裴玉龙
    2007, 7(3): 73-77 . 
    摘要 ( )   PDF(892KB) ( )  
    通过对行人过街的三种情况即自由过街、无控制人行横道过街和信号控制人行横道过街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过街条件下行人与机动车的运行特征。设定行人与机动车到达间距服从负指数分布,给出了不同条件下的机动车延误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对行人过街选择合适的过街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机动车的延误,特别是在行人与机动车交通量比较大时,设置人行横道(包括信号控制与无信号控制)可以大幅度减少机动车的延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交区域调度行车计划编制方法研究
    邹迎
    2007, 7(3): 78-82 . 
    摘要 ( )   PDF(1147KB) ( )  
    公交区域调度[1]是为了解决单线调度所存在的不灵活所导致的车辆低峰闲置,高峰运力不够的问题,在多条线路调整运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及运力共享的一种公交调度方法。本文以多条公交线路的区域调度为服务对象,建立了基于社会总体效益最优为目标(综合乘客等车、车内费用及公交公司成本最小),对多条线路的车辆调度形式和发车时刻同时进行优化的行车计划模型,提出了“逐条配班,优化成网”的求解思想,并以北京市三条公交线路为实例,对所建立的行车计划模型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出发时间选择的动态用户最优模型
    任华玲, 高自友
    2007, 7(3): 83-89 . 
    摘要 ( )   PDF(1501KB) ( )  
    本文建立了动态用户最优(DUO)配流问题的双层变分不等式(VI)模型,该模型能够同时选择出发时间和路径,使得乘客在任意时刻都能够选择负效用最小的出发时刻和阻抗最小的路径。文中用基于混沌优化分析的算法来求解这个双层变分不等式模型,其结果不仅能够告诉出行者应该在什么时刻出发,而且还能够计算每个小时段的路段流入率、流出率及路段流量,从而达到对行人进行诱导的目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京市办公建筑交通出行率研究
    杜华兵, 陈金川, 郭继孚
    2007, 7(3): 90-93 . 
    摘要 ( )   PDF(908KB) ( )  
    交通出行率是反映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关系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城市交通规划、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等工作中定量分析交通需求和供给关系的基础。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对交通出行率指标进行了很多研究工作,并出版公布多版《Trip Generation》供全国交通工程师和相关专业人员参考。而北京市目前还没有任何对外公布的技术或部门标准来统一各类建筑的交通出行率指标值,这相当不利于开展各项交通定量分析和评价工作。本文在对北京市城区范围内办公建筑进行交通出行率调查的基础上,经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初步得到了北京市办公类建筑出行率指标的建议取值标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仿真追尾碰撞中驾驶员转向反应模型研究
    任有,许洪国,李显生,王维旭,许骏
    2007, 7(3): 94-99 . 
    摘要 ( )   PDF(1406KB) ( )  
    交通事故中驾驶员反应时间对研究驾驶员可靠性、交通事故致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调查问卷、驾驶员的三个主要静态指标(深度知觉、注意力集中能力、注意分配能力)的测量以及基于驾驶模拟器的驾驶员反应时间的测定基础上,利用线性回归对驾驶员的转向反应时间建模,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发现在95﹪水平上,影响因素与因变量反应时间呈线性关系;预测合格率为79﹪,判断出驾驶员反应时间在受到一些心理因素、驾驶经验与年龄的影响外,外界随机因素的影响不可忽略。这种方法为研究驾驶员应急反应行为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浮动车采样周期优化方法研究
    张存保,杨晓光,严新平
    2007, 7(3): 100-104 . 
    摘要 ( )   PDF(1185KB) ( )  
    利用安装GPS设备的浮动车采集动态交通信息,具有数据精度高、覆盖范围广、实时性强等优点。阐述了基于浮动车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的原理和组成,针对目前浮动车采样周期主要凭主观经验确定的问题,提出了采样周期优化的理论方法:将浮动车瞬时速度当作随机信号,利用傅立叶变换对其进行频域分析,然后依据Shannon采样定理,确定浮动车的优化采样频率。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确定的采样周期可以获得较高的数据采集精度,满足实用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次模式曲线列控方式追踪间隔的模拟计算与优化设计
    魏方华,吴倩, 刘澜
    2007, 7(3): 105-110 . 
    摘要 ( )   PDF(1169KB) ( )  
    通过对一次制动模式曲线列控方式的剖析,阐述了在确定列车追踪时间间隔时传统公式使用平均速度进行计算所存在的弊端,从而提出了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一次模式曲线列控方式下的追踪时间间隔及其对应模式曲线的生成进行模拟计算,并针对该模拟计算提出了相应的模型与算法;同时,基于追踪时间间隔一般情况下受限于车站到达间隔的事实,对列车进站进行了提前减速的优化设计,并提出了相应的模型流程。最后,针对前述研究作了实例验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的国际对比与系统分析
    毛力增,段里仁,毛恩荣
    2007, 7(3): 111-117 . 
    摘要 ( )   PDF(1490KB) ( )  
    本文以世界上26个国家和地区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国家和地区既包括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也包括中国、越南、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强的国际代表性。研究的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涵盖了机动车保有量、道路总里程、GDP总量、人口、人均机动车保有量、人均GDP以及各国的交通安全目标七个方面。对道路交通安全水平采用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万车死亡率、10万人口死亡率和致死率进行评价。在对交通事故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26个国家和地区的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采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对各参量之间的Kendall相关系数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结合各个国家的国情,得出了5条结论和启示,为进一步深入系统地研究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路网短期行程时间预测研究
    刘浩,张可,范少伦.汉克
    2007, 7(3): 118-124 . 
    摘要 ( )   PDF(1587KB) ( )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空间神经网络(SSNN)和拓展卡尔曼滤波(EKF)的混合式行程时间预测模型。以往的研究表明,状态空间神经网络能够较好的处理复杂的非线性时空问题。然而,状态空间神经网络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作为离线训练之用。其不足之处在于,首先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准备数据,以及训练神经网络。其次,输入输出随着时间不断增加,训练过程需要不断的从新重复。为了提高状态空间神经网络的有效性,扩展卡尔曼滤波代替了传统的方法来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荷兰的一条城市道路被选择为模型验证的试验路段。通过与另外两个预测模型之间的对比验证,该模型的预测能力能够达到满意的有效性、准确性和鲁棒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铁路行包快运专列开行方案优化编制方法的研究
    王 莹,刘 军
    2007, 7(3): 125-129 . 
    摘要 ( )   PDF(1205KB) ( )  
    本文在与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和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铁路行包快运专列开行方案编制的特点。考虑到行包快运专列快捷运输的定位、车底的循环使用和运输需求的波动,对需求不固定、无能力约束、不固定编组的行包快运专列开行方案的优化编制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货流、车流、列流间的关系,在快运专列的车流径路的候选集的基础上,以运输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考虑专列成对开行的约束,建立线性整数规划模型,确定合理的专列开行区段、开行数目和编组内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速度及速度限制的交通安全分析
    马兆有,黎刚,李平凡
    2007, 7(3): 130-133 . 
    摘要 ( )   PDF(882KB) ( )  
    本文探讨了行车速度与交通事故发生几率及行车速度与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关系,进一步阐明了车速离散性对交通事故的影响,速度限制与行车速度及安全的关系。从驾驶人的驾驶态度和行为、车辆技术性能、道路通行条件、环境条件、交通管理措施五个方面分析了影响行车速度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载执法处罚对业者装载决策的影响研究
    杭文, 李旭宏
    2007, 7(3): 134-139 . 
    摘要 ( )   PDF(1409KB) ( )  
    运用微观经济学方法,阐述了当前超载治理中存在的“罚-超悖论”和“重罚策略”两种主流观点。运用运输经济学相关理论修正并改进了重罚策略模型,使用该模型分析了超载执法处罚的取缔率与边际处罚对业者装载决策的影响,推导出有效执法的必要条件是保证一定的“最小期望边际处罚”,解释了车辆装载量在执法条件下的微观与宏观变化趋势。通过对超载车辆处罚设计与实际治超过程中一些约束因素的分析,解释了当前普遍依靠多执法点进行重复处罚的原因与该策略可能存在的弊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竞争模型
    马超群,王玉萍,陈宽民
    2007, 7(3): 140-143 . 
    摘要 ( )   PDF(816KB) ( )  
    随着轨道交通在我国大城市中的逐步发展,轨道交通势必与常规公交之间发生客流竞争。本文在分析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客流吸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不同出行方式下的出行时耗和出行距离,确定了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客流争夺区域。利用Logit模型,用相对比较容易量化的广义费用函数来代替模型中效用函数,从而建立了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竞争模型,形成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分担比例曲线,提供了一种确定两者之间客流分担率的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案例分析
    铁路客运专线旅客服务调度系统的研究
    石 雨, 杨 浩
    2007, 7(3): 144-148 . 
    摘要 ( )   PDF(1190KB) ( )  
    铁路客运专线旅客服务调度系统,是基于旅客服务调度的业务需求,通过实时图形管理,将与客运专线运营相关的具有分散自律特性及有控随机属性的各业务或过程,利用消息触发机制关联起来的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由计划查询、列车跟踪、客流分析、统计分析、设备监控、视频监控、异常处理及信息发布八个模块组成。基于系统各组成模块,本文详细论述了系统的功能定位;研究提出了基于B/S模式的系统体系结构模型。基于该体系结构,实现了包含系统核心处理功能在内的仿真实验系统的开发,对于该系统的建设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牛学军 ,陈文杰
    2007, 7(3): 149-153 . 
    摘要 ( )   PDF(1349KB) ( )  
    道路交通意外损伤一直是儿童意外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在最大的程度上给予儿童交通安全保障是世界各国所关注的课题,许多专家和学者从儿童交通安全教育角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何建立包括管理、教育、科研等软、硬件结合的儿童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体系是本文探讨的问题。并希望该体系能够从国家规制上实现根本的、长远的建设,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为彻底地改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储备力量,最终达到消除交通安全隐患中人为因素的总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