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论坛
    构建公铁货物一体化运输系统的基础分析
    LI Guoquan, TAMURA Kazuki, MUTO Masai,OKUDA Daiki
    2014, 14(6): 1-7. 
    摘要 ( )   PDF(2119KB) ( )  

    建立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运输系统要考虑一些基础要素,如货物特点、托运人 和承运人的评价,及其运输网的通道条件等.货物特点决定了相关潜在需求和不同交通方 式组合形成多式一体化运输的可能性.托运人和承运人的评价会对运输方式的选择产生 重要影响.而运输网的通道条件要求各种运输方式改进相应的运输设备及服务.本文对这 些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并讨论了形成公铁货物一体化运输系统的可能性及相关问题,最 后,提出一些改进铁路货运服务的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现代交通运输业效率波动性和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交叉效率DEA 和VAR 模型的分析
    吴继贵,叶阿忠
    2014, 14(6): 8-14. 
    摘要 ( )   PDF(1512KB) ( )  

    选取1978–2012 年的数据,应用交叉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法(Cross-efficiency DEA)和向量自回归模型(Vector Autoregression, VAR)对中国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效率波动 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交通运输业的投入和产出要素之间,均存在 单向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交通运输业的效率波动可以划分为效率上升、高效运行 和效率下降三个阶段,总体上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交通运输业对人均消费、政府支 出、能源消耗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冲击均表现出正向为主的响应,对劳动的冲击表现出负 向响应,而对信息的冲击则表出响应“滞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完全分解模型的综合运输系统 能耗影响因素研究
    左大杰,赵柯达,谢媛娣
    2014, 14(6): 15-20. 
    摘要 ( )   PDF(1462KB) ( )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交通与能源矛盾日益突出.现有研究认为运 输业能源消耗与运输量、能源消耗强度有关,然而忽视了综合运输系统结构对能源消耗 的影响.为了解综合运输系统能耗与运输量、能耗强度、运输系统结构三者的定性与定量 关系,找出综合运输系统能耗快速增长的真正推动因素,本文以综合运输系统为研究对 象,建立基于完全分解的综合运输系统能耗影响分析模型,将能耗的影响因素分解成系 统结构、运输量、能源消耗强度三大因子,并对1995–2011 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实例计算.研 究发现,运输量的大量增加是运输业能耗显著增加的主要因素.但值得关注的是,运输结 构对能源消耗的影响日益突出.所以,我国进一步构建综合运输系统时,应当做好各种运 输方式在能耗方面的优势比较及合理的整体发展规划,使得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应该 大力发展能源消耗率低且对环境影响小的铁路和水路运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交通出行行为中的潜变量研究综述
    陈坚,甘蜜
    2014, 14(6): 21-29. 
    摘要 ( )   PDF(1379KB) ( )  

    潜变量是提高交通出行行为预测精度的有效方法,潜变量的提出为出行行为 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为解决目前出行行为中缺少潜变量概念认知及潜变量应用的问题,本 文从社会心理学入手,分析已有出行行为建模方法的特点,提出潜变量研究的必要性,对 出行行为中潜变量内涵、应用领域、模型构建进行系统梳理,明确潜变量研究的三个核心 问题是识别、有效性验证及计算.评述与研究涵盖潜变量的出行行为整合模型的机遇、难 点和挑战.并揭示潜变量测度方法与SP/RP 调查的关联性,综述潜变量模型检验判定标 准,最后总结出行行为潜变量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类运营机制下两类停车设施定价问题研究
    范文博,吕雪,向红艳
    2014, 14(6): 30-35. 
    摘要 ( )   PDF(1587KB) ( )  

    为研究三种运营机制(垄断市场,寡头竞争和社会最优)下两类型停车设施(公 共停车场和停车换乘设施)的定价问题,将停车设施运营者和出行者的相互作用描述为 双层规划问题,其中上层为运营者的停车收费水平决策模型,下层为出行者的旅行选择 行为模型,包括对出行方式、出行路径和停车设施的选择.设计了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启发 式算法来求解该模型.算例结果表明,垄断解导致最高的总利润、最低的社会福利和最低 的交通需求;社会最优解导致最低的总利润、最高的社会福利和最高的交通需求;而寡头 解介于垄断解和社会最优解之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层级选址模型的区域客运枢纽布局优化研究
    李婷婷,宋瑞,何世伟,黎浩东
    2014, 14(6): 36-41. 
    摘要 ( )   PDF(1532KB) ( )  

    为提高客运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分析不同类型客运需求与各等级枢纽间的 关系,考虑不同层次枢纽服务能力的约束,构建了基于层级选址模型的区域客运枢纽分 层布局优化模型,使用CPLEX优化软件求解,最后设计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结果表明,与不分层的中位模型相比,分层模型能得到可达性更高的布局方案,考虑最 大、最小服务能力约束后可达性有所下降,但更符合实际.面对客运需求的增长,枢纽规划 部门应适当进行枢纽扩能和布局优化调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航空公司动态价格竞争复杂性与延迟反馈控制
    胡荣,江超,李天睿
    2014, 14(6): 42-49. 
    摘要 ( )   PDF(1933KB) ( )  

    为深入研究航空公司动态价格竞争的复杂性及延迟反馈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综合运用有限理性决策理论与非线性动力学理论,构建航空公司动态价格竞争博弈模 型,分析航空公司复杂的动力学行为,研究针对系统变量、系统参数的两类延迟反馈控制 方法的有效性与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航空公司价格调整速度对模型的复杂性有显著影 响;选取合适的控制因子,两类延迟反馈控制方法都能对陷入混沌的动态价格竞争模型 实施有效地混沌控制;两类延迟反馈控制方法在控制因子取值范围、收敛速度等方面存 有显著差异;控制因子取值对系统的收敛速度呈规律性影响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交通系统与信息技术
    车路协同系统仿真信息多分辨率交互方法
    李四辉,蔡伯根,上官伟,郭科研,刘宇
    2014, 14(6): 50-57. 
    摘要 ( )   PDF(1976KB) ( )  

    车路协同系统仿真研究对于交通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研究车路协 同系统的仿真关键技术并构建车路协同系统仿真平台,本文提出信息多分辨率交互方法 解决基于HLA的系统仿真过程中的网络拥塞问题,建立了高分辨率车辆行驶状态信息模 型、中分辨率车队状态信息模型、低分辨率交通流信息模型,运用聚合解聚法实现不同信 息分辨率间的仿真过程,采用模糊预测发送缓冲区信息排队长度方法确定多分辨率模型 间的聚合解聚时机.通过仿真管理器联邦成员的运行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少 系统属性吞吐量,从而较好控制网络拥塞,降低系统属性延时,提高仿真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终端区空中交通流参数模型与仿真
    张洪海,许炎,张哲铭,杨磊
    2014, 14(6): 58-64. 
    摘要 ( )   PDF(2358KB) ( )  

    研究机场终端区空中交通流参数的时空特性及演变规律,可为缓解终端区交 通拥挤,优化管控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采用数理推导和仿真演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基 于元胞传输模型建立了终端区进场交通系统模型,阐明空中交通流的速度、密度和流量三 项基本特性参数相互关系及影响要素;然后运用Netlogo仿真系统对增量后的进场交通流 的宏观涌现行为进行模拟,推演空中交通流基本参数的变化趋势,并进行敏感性分析;最 后,采用基于空管实测数据拟合的交通流参数关系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 建立的交通流参数模型符合实际且对终端区交通态势的判断具有应用价值,终端区空中 交通流基本参数间存在明显相关性,并随飞行程序、管制间隔、管制策略的改变而改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GPRS/ZigBee 交通诱导信息发布装置的 优化选址研究
    毕军,常灿,刘东福生,邵赛,关伟
    2014, 14(6): 65-71. 
    摘要 ( )   PDF(1319KB) ( )  

    GPRS/ZigBee 交通诱导信息发布装置通过GPRS无线网络获取交通信息管理 中心发布的交通诱导信息,然后通过ZigBee 无线网络发送到车载信息接收装置,车载信 息接收装置再通过文语转换技术将交通诱导信息用语音的方式播报出来.为了发挥 GPRS/ZigBee 交通诱导信息发布装置的最大效用,本文提出了该信息发布装置的一种选 址方案.首先,本文建立了总量-广度数学模型,然后又建立Logit-SUE模型,利用MSA算 法求解SUE模型,得到每个路段流量和公共路段系数,最后计算出信息发布装置在每个 路段的总效应,确定选址方案.本文利用包含20 个节点,62 条路段的路网进行了选址仿真 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时空轨迹数据的出行特征挖掘方法
    张健钦,仇培元,杜明义,
    2014, 14(6): 72-78. 
    摘要 ( )   PDF(2039KB) ( )  

    在车联网应用发展的背景下,许多城市的私家车和出租车上安装了配备GPS 设备的智能终端, 产生着大量的时空轨迹数据.为挖掘这些数据蕴含的驾驶员出行特征, 本文以北京市出租车时空轨迹数据为例,基于时空GIS 的视角提出并实现了驾驶员居住 地挖掘方法和作息规律性分析方法. 样本实验结果一方面展示了驾驶员居住地空间分 布,另一方面表明作息规律性总相似度在0.6–1之间的驾驶员数量较多,占到了总数的 73.75%.通过本文方法挖掘的信息可为出租车的管理提供辅助决策,方法同样适用私家 车时空轨迹数据的挖掘,对私家车出行规律的研究和掌握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
    基于宏微观耦合模型的城市道路交通流在线估计
    何兆成,朱依婷,黄鹏元
    2014, 14(6): 79-85. 
    摘要 ( )   PDF(2104KB) ( )  

    实时可靠的交通流估计是城市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基础.宏观的MCTM模型不 能获取引道路段的微观信息,微观的Paramics 仿真则需路网OD的准确估计, 为避开单一 模型使用的缺陷,本文提出建立宏微观耦合模型.在模型估计的单位间隔内,先利用 MCTM估计基本元胞有效密度和引道元胞初步密度,并在接口处计算仿真发车数量;再 转用Paramics 进行引道微观仿真,利用仿真检测数据计算交叉口排队长度和引道元胞有 效密度,取代初步密度,作为下一个间隔计算的初始输入,实现交通流的在线估计.仿真中, 为符合转向需求实时变化特性,建立基于约束卡尔曼滤波的转向需求估计模型,实时更 新单位间隔的转向需求.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宏微观耦合模型满足城市道路交通流在线估 计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交通系统与信息技术
    基于改进沙漏模型的突发事件下交通流预测
    文江辉,江泽武,徐佳恒,张随远,毛树华
    2014, 14(6): 86-91. 
    摘要 ( )   PDF(1584KB) ( )  

    通过分析突发事故导致车道被占用时,道路通行能力的演变过程及交通流的 变化特征,将占道发生后车流与沙漏模型中颗粒物质运动类比,结合突发事件下交通流 中不同类型车辆的换道规律,提出了含概率崩塌各异性的改进沙漏模型.并结合元胞自动 机仿真理论,运用MATLAB进行仿真计算不同时刻的车辆排队长度,与实际数据对比, 该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509 7%,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最后利用该模型预测不同车道 被占用和不同车流量的情况下车队长度达到特定长度所需的时间,进而探讨其分别对道 路通行能力的不同影响程度,为交通部门监管道路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
    在资金预算不确定条件下路面维护和修复项目管理决策优化方法
    FAN (David)Wei,WANG Feng
    2014, 14(6): 92-100. 
    摘要 ( )   PDF(1426KB) ( )  

    一个得到良好开发和维护的路面管理系统(PMS)能够帮助管理者做出在什么时候,对哪些路段采用什么样的路面维护和修复方案的决定,从而实现可用资源的最大化.本文提出一种在资金预算不确定条件下路面维护和修复项目管理决策优化方法 (MPMRPBU),为确保管理者在一个决策规划时段内,从公路网中选择并优化一组路面维护和修复方案,建立随机线性规划模型求解MPMRPBU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比较在确定性优化和随机规划两种不同条件下的优化方案,研究不同经济预算对优化方案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随机规划方法能产生高质量的MPMRPBU解决方案, 该算法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快速收敛的牛顿路径算法在交通分配中的应用
    程琳,孙超, 邵娟
    2014, 14(6): 101-106. 
    摘要 ( )   PDF(1677KB) ( )  

    以确定性交通网络用户均衡问题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上推导出以路径费用函数为基础的用户均衡模型,在这基础上,提出快速收敛的牛顿路径算法.该算法每次仅对一OD 对进行牛顿型流量转移,转移完再更新道路流量,提出“更快速度接近均衡解原则”,运用这一原则来简化Hessian 阵,从而得到迭代方向,并通过对原函数二阶泰勒展开式进行一维搜索,寻找出最优步长.将该算法运用于实际交通分配问题,分别对小、中、大三种网络类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梯度投影算法,快速收敛的牛顿路径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精度,在迭代前期尤为明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方式条件下城市交通分配研究
    张锐,姚恩建,杨扬
    2014, 14(6): 107-112. 
    摘要 ( )   PDF(1601KB) ( )  

    随着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城市出行多方式化的特征日益突出.本文在充分考虑城市多方式交通网络结构特性的基础上,构建方式及路径联合选择模型,研究多方式条件下的交通分配方法.首先,基于随机效用最大化理论构建出行方式和路径联合选择的Nested Logit(NL)模型;其次,运用路段实测交通流数据标定道路混合交通流条件下的交通阻抗函数;最后,基于构造的多方式交通网络进行多方式交通分配,分析出行量在网络上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多方式条件下的交通分配方法,能够有效地描述城市多方式交通网络条件下的出行方式和路径选择行为,以及交通出行在交通网络上的时空分布规律,对于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演化博弈的高速公路共谋逃费行为分析
    张弓亮,张成科,朱莹
    2014, 14(6): 113-119. 
    摘要 ( )   PDF(1514KB) ( )  

    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实现使车辆单次收费里程增长,逃费者在节省更高额过路费的诱惑下,增加了对现有联网收费系统的作弊动机.本文以减少公路运营企业因逃费造成的经济损失为目标,利用演化博弈的方法,将监管者(收费稽查员)看成博弈的一方,被监管者(司机和收费站员工)看成博弈的另一方,探讨收费稽查员监管、司机与收费站员工共谋逃费的问题,得到了稽查员选择不监管策略及司机与收费站员工选择共谋逃费策略时的复制动态方程,分析了在司机逃费罚款的机会成本等因素影响下双方的行为演化和演化稳定策略.结果表明,增强对监管者的监管和处罚力度、增加司机逃费成本、降低司机逃费少缴金额的可能性是遏制共谋逃费现象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铁路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决策方法研究
    左静,帅斌
    2014, 14(6): 120-125. 
    摘要 ( )   PDF(1575KB) ( )  

    将贝叶斯网络推理方法应用到铁路突发事件应急决策中,为铁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提供一种实用、智能的科学辅助决策方法.在提取、约简案例决策属性的基础上,采用基于云模型的评估方法完成案例决策属性定性划分,降低决策属性划分的偏差性.构建铁路突发事件应急决策贝叶斯网络模型,并提出进行综合决策的具体方法及步骤.通过具体算例说明使用贝叶斯网络进行铁路非常规突发事件综合概率的决策过程.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铁路应急决策需求,在信息不完备情况下同样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 为领域知识不完全,主要依靠经验知识进行铁路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智能化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运营费用和线性化树形改编策略的货物列车开行方案研究
    王志美,林柏梁
    2014, 14(6): 126-132. 
    摘要 ( )   PDF(1499KB) ( )  

    国外货物列车开行方案的制定通常以车流和车列的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而我国大多以车流的集结和改编车小时消耗最小为目标,很少考虑每个车列的运营费用,造成理论开行费用偏小,其方案未必最优.此外,我国现有开行方案模型将车流树形改编策略递归表示,不利于对不可行流的处理.鉴于此,本文对现有模型进行改造,在总目标中增加车列运营费用;在约束中引入新的决策变量,实现线性化的车流树形改编策略.设计并行禁忌搜索算法实现对模型的求解.结果表明,单位列车运营费用中的固定费用对开行方案有着重要的影响,其费用越高,总开行列数越少,列车平均运距越长,但总改编车流量增加;线性化的改编策略直观展现车流的改编路径,便于对不可行流的运输方案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THERP—Markov 原理的高铁列调人因可靠性分析
    徐培娟,彭其渊,文超,郭经纬,占曙光
    2014, 14(6): 133-140. 
    摘要 ( )   PDF(1639KB) ( )  

    在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中,列调人员通过调度终端来指挥铁路现场的生产活动,调度员的操作直接影响列车的运行.本文引入核电工业中的THERP理论,结合列调操作特征来计算静态条件下列调操作失误率及其置信区间;并结合马尔科夫链原理,建立状态转移率方程,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得出单影响因子作用下列调可靠性的状态概率变化规律.最后,以执行列控限速任务为例,得出列调的静态失误率及压力影响因子作用下人因动态可靠性变化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在压力适中的情况下,列控限速执行失败率最低,为0.010 4.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营性高速公路合理收益率的界定及计算方法
    赵京,王建伟,甘家华,毛新华
    2014, 14(6): 141-146. 
    摘要 ( )   PDF(1441KB) ( )  

    经营性高速公路的合理收益率是科学制定收费标准、促进社会公平的关键所在. 本文从现实案例、随机变量和政府管理角度出发,将合理收益率界定为取值区间,以投资收益率来衡量.以成本的概念和价格管制理论为基础,分别将基准收益率和降低一个服务等级对应的收益率作为区间的下限值和上限值;论述了当经济利润为零时的收益,包括资金的时间价值和可能获得的最高收益,因此以CAPM模型结合WACC模型对基准收益率进行量化的理由是充分的;基于投入产出表给出了市场期望收益率参数的标定模型;在算例情况下,合理收益率为7.47%–10.1%,为制定和调整高速公路通行费率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通状态划分的参数权重聚类方法研究
    张亮亮,贾元华,牛忠海,廖成
    2014, 14(6): 147-151. 
    摘要 ( )   PDF(1844KB) ( )  

    由于交通流量、速度、占有率或密度等参数在交通状态划分中作用不同,本文提出了基于参数权重聚类的交通状态划分方法.根据交通参数数据的相似性,应用基于加权欧氏距离的相似性度量方法构建了交通参数评价函数,并用梯度下降法极小化评价函数对交通参数权重进行求解.将交通参数权重应用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得到基于参数权重的FCM道路交通状态划分方法.应用提出的模型对选取的实际交通参数数据进行交通状态划分,并与基于欧式距离的FCM状态划分结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提高了交通状态划分精度,更接近交通实际运行状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tackelberg 博弈下海盗活动地区海军护航选择优化
    朱乐群,吕靖,李晶
    2014, 14(6): 152-157. 
    摘要 ( )   PDF(1753KB) ( )  

    为了优化海军在海盗活动区域的护航选择决策,更好地保护过往船舶,维护海上运输安全,在对实际护航行动涉及的海军与海盗两方主体博弈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包括海军和海盗双方在内的非合作非零和Stackelberg 博弈对双方行为进行描述,并选取双层规划模型将博弈关系进行数学转换.针对该双层规划模型的特点,采用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启发式算法(SAB)对反应函数具体形式进行计算,并进行模型求解算法设计.最后,以索马里海盗活动区域为例进行实例分析,得出海军继续选择亚丁湾进行护航,海盗活动区域将向红海转移的结果,结果也说明了模型与算法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时间剩余的随机后悔最小化路径选择
    李梦甜,纪翔峰,张健,冉斌
    2014, 14(6): 158-163. 
    摘要 ( )   PDF(1446KB) ( )  

    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的正确性直接影响到交通规划“四阶段”模型最后一步交通分配的可靠性,对交通规划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为了克服出行者路径选择主要理论(随机效用最大化模型)存在的问题,Chorus 提出了随机后悔最小化模型.本文借用经济学领域中的无差异曲线概念,建立基于时间剩余的出行时间和出行费用双重约束下的随机后悔最小化模型,并对模型中存在的路径重叠和路径感知方差问题进行改进.最后运用示例性路网进行数值检验.结果显示,改进模型更加合理,具有更好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时间均衡度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务排班计划优化方法
    丰富,陈绍宽,杜鹏
    2014, 14(6): 164-170. 
    摘要 ( )   PDF(1860KB) ( )  

    乘务排班计划是城市轨道交通乘务组织的核心内容和运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成质量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有显著影响.本文将时间均衡度作为给定周期条件下评价乘务员值乘时间与休息时间合理程度的指标,构建了基于该均衡度的乘务排班计划优化模型.为同时考虑乘务区段的最优组合与早晚班的匹配问题,本文的求解过程由改进遗传算法和双相匹配算法两个部分构成.最后将所建模型应用于北京市某轨道交通线路的案例研究中,对优化结果与既有乘务计划进行比较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对比发现,该模型的结果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乘务排班计划的时间均衡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竞争风险模型的居民活动-出行计划研究
    吴文静,罗清玉,贾洪飞
    2014, 14(6): 171-175. 
    摘要 ( )   PDF(1328KB) ( )  

    对出行者活动-出行计划行为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解析出行者的行为决策机理,也是制定和实施交通管理政策的前提.本文扩展了传统的基于单一删失事件的生存风险研究,将竞争风险模型应用于出行者活动时间分配行为的研究,基于吉林市居民出行数据的分析,提取出行者制定活动计划的影响因素,通过敏感性分析,解析出行者在连续时间轴上活动参与类型与活动持续时间的联合选择过程.结果表明:出行者N次与N+1 次活动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且关系强度又随着参与活动类型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竞争风险模型能有效应用于这些差异性的分析,丰富和扩展了出行行为的分析理论与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格型城市多模式公交线网关键设计参数优化
    王振报,陈艳艳
    2014, 14(6): 176-181. 
    摘要 ( )   PDF(1755KB) ( )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包括轨道交通、快速公交BRT、地面公交等多种模式,多种模式的整合优化对于发挥公交线网整体运输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方格型路网布局结构,提出理想的公交线网布局结构,将多等级公交线路与公交换乘枢纽结合,表现为主线、辅线和补充线的组织形式.该线网结构的关键设计参数包括公交主线间距、快线线路站距和交通分区大小.从出行者、运营企业和政府管理者角度出发,分别建立关键设计参数优化模型,在特定的城市交通背景条件下,利用数值试验方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给出不同出行距离条件下关键设计参数的建议值,其结果可以为大城市多模式公交线路整合规划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距平行跑道相关进近模式容量分析
    陶媚,聂润兔,赵纬经
    2014, 14(6): 182-187. 
    摘要 ( )   PDF(1797KB) ( )  

    目前近距平行跑道隔离运行下的跑道容量已经得到广泛重视,而运行潜力更大的相关进近模式下的跑道容量分析研究较少.本文借鉴国外近距平行跑道相关进近的运行理念,根据近距平行跑道运行的管制规定,通过引入符合近距平行跑道相关进近的时序图,构建相关进近模式下近距平行跑道的两种主要运行模式的容量模型.以上海浦东机场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并对关键参数包括机型比例、相关进近航空器之间的斜距对跑道容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准确把握了运行特征,计算结果对空管运行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基于交通流模式的扇区运行容量计算方法
    王红勇,刘文,赵嶷飞
    2014, 14(6): 188-193. 
    摘要 ( )   PDF(1391KB) ( )  

    扇区容量是空中交通运行管理的基础性参数,目前主要通过管制员工作负荷来评估,由于主观性强、时效性差,只能应用于战略流量管理中.本文尝试从实际雷达数据出发,建立一种新的扇区运行容量计算方法.首先,通过分析雷达数据及交通流特性,将扇区交通流按一定原则划分成5 种标准模式,然后利用DTW算法对选取测试序列进行模式匹配,最后统计该模式下扇区最大流量,并定义其为扇区的容量值,从而求出扇区的运行容量.该方法克服了从分析管制员工作负荷入手的主观容量评估面临的障碍,有望成为支持新一代空管系统基于性能运行的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局部排队延误的VMS 选址双层规划模型
    戢晓峰,覃文文
    2014, 14(6): 194-200. 
    摘要 ( )   PDF(1740KB) ( )  

    用Monte Carlo 模拟技术刻画路网状态的随机性,优先考虑在交通网络瓶颈路段设置可变信息板待选点,建立多目标优化可变信息板选址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为基于不确定风险决策最小和诱导效益最大的双目标规划模型,下层模型为考虑局部网络有排队延迟现象的随机用户平衡模型.采用增广Lagrange 对偶算法与相继平均算法组合求解下层模型,采用非劣排序遗传算法-II 求解整个双层规划模型.算例结果表明,在可变信息板资金预算约束下,非劣排序遗传算法-II 能够有效求解可变信息板选址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得到6 组Pareto 解.研究结果可为城市道路网可变信息板诱导配置的优化和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案例分析
    可变信息屏对北京市交通拥堵缓解的评价研究
    周洋帆,贾顺平,关伟,刘爽
    2014, 14(6): 201-206. 
    摘要 ( )   PDF(1659KB) ( )  

    可变信息屏(VMS)为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它通过发布诱导信息来均衡路网上的交通需求.为了评价VMS对缓解交通拥堵的效果,本文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建立了一种通用评价模型.所用数据包括由北京市VMS系统和道路检测器得到的VMS历史发布信息和道路交通流数据,这些数据能够真实地反映路网中的交通状况.通过比较诱导信息和提示信息下的拥堵缓解效果,并对不同道路状况下拥堵缓解效果进行时间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诱导信息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拥堵路段的服务水平,特别是严重拥堵路段,诱导信息比提示信息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学门前交通安全设施组合优化实验研究
    赵晓华,李佳辉,李剑锋,荣建
    2014, 14(6): 207-212. 
    摘要 ( )   PDF(1528KB) ( )  

    学校地区作为交通安全重点保护区域,已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提高小学地区的交通安全为目的,并以北京市小学门前交通安全设施对车速的影响为出发点,通过实地调查小学地区道路交通环境、人车之间的冲突等对小学类型进行划分.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不同类型小学门前交通参与者对交通安全设施的需求,进而利用驾驶模拟实验方法对不同的交通安全设施组合方案进行评估.选取平均速度、相对速度变化率、加速度标准差作为方案评价指标,提出不同类型学校门前所应设置的交通安全设施最优组合方案.希望能够为规范小学地区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能见度条件下高速公路车辆速度特性研究
    李长城,刘小明,荣建,吴思源
    2014, 14(6): 213-218. 
    摘要 ( )   PDF(1642KB) ( )  

    本文以京港澳高速公路湖北省内金山—武汉南路段内的交通流检测器及其附近设置于路侧的公路气象站的历史数据为主要研究数据,针对雾天低能见度等天气因素,分析有无雾及不同能见度条件对车辆速度均值及速度离散型的影响;研究在雾天条件下,不同车道位置、不同车辆类型、不同时间时段的车辆行驶速度的差异性;基于交通流Greenshield 经典V-K关系,采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雾天车辆平均行驶速度综合预测模型,模型的拟合优度达到80%.研究成果对研究公路沿线能见度因素对行车安全影响,分析雾天等低能见度条件下的公路通行能力,制定雾天等低能见度条件下可变速度控制等交通控制措施具有重要参考与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伦敦城市轨道交通资产管理经验启示
    王耀,叶小春,吴珂琪
    2014, 14(6): 219-222. 
    摘要 ( )   PDF(1224KB) ( )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近年来发展迅速,固定资产总额快速激增,轨道交通企业的资产管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资产管理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伦敦城市轨道交通资产管理方法进行梳理,提出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参考的借鉴经验.在充分考虑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实际情况和国外经验启示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资产管理的主要对策:树立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统一资产分类标准及登记规则;引入第三方管理和定期审核机制;建立健全完善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资产维护与更新改造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勤制约度对儿童陪伴出行决策过程的影响
    何保红,刘阳,何民
    2014, 14(6): 223-230. 
    摘要 ( )   PDF(1493KB) ( )  

    为了考察家庭通勤活动对儿童接送行为决策过程的内在影响机理,本文基于活动理论与时间地理学方法,应用昆明市居民出行日志调查的第一手数据,以家庭为分析单元,构建基于活动的二维时空出行链,剖析家庭中儿童陪伴出行的时空间特征及其典型接送模式;提出通勤制约度概念,量化家长通勤活动的时空间制约程度和相互影响程度,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当男女家长双方通勤制约度均衡时,相互制约影响强烈,家庭内部会优先选择制约度最小的接送模式,然后再根据家长与儿童出行路线的匹配程度来确定接送人员,接送工具决策处于整个决策过程的最末位.当男女家长双方通勤制约度不均衡时,家庭内部则优先选择通勤制约度低的家长接送儿童,再确定接送工具和接送模式,接送行为上升为家庭活动模式的优先考虑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