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决策论坛
    中国高铁安全与技术 ——“交通7+1论坛”第四十二次会议纪实
    张国伍
    2016, 16(2): 1-7. 
    摘要 ( )   PDF(1197KB) ( )  

    高速铁路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方式,其快速发展给交通运输史上带来一次重 大的飞跃.虽然中国高铁建设发展时间短,但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运营里程最长、在 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动车、高铁和磁悬浮高速列车等对安全与技术要求非常高.论坛以“中 国高铁安全与技术”为主题,关注运营控制安全、基础设施安全、移动装备安全等领域,探 讨了中国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理论与实践问题,焊接结构抗疲劳设计与健康监测理论、方 法与应用问题,以及高速列车制动闸片设计与制造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生态足迹和可持续的公共交通最优补贴策略
    章玉,黄承锋,许茂增
    2016, 16(2): 8-13. 
    摘要 ( )   PDF(1468KB) ( )  

    以票价补贴、运营补贴和生态足迹成本为策略,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了财 政预算约束下公共交通的最优补贴模型.上层模型是在有限的财政预算、运输容量及生态 足迹限制下,获得最优的票价补贴、运营补贴及消化运输活动产生的生态足迹成本,实现 社会效用最大化;下层模型采用Logit 模型和用户均衡分配模型获得公交及小汽车的出 行方式和路网流量,实现出行成本最小化.为了验证模型的实用性,构建了简单路网进行 算例分析.结果显示:增加公共交通乘客的票价补贴,会吸引更多乘客使用公共交通,其效 果优于增加公交企业的运营补贴;考虑生态足迹约束下,实施82%的票价补贴和8%的运 营补贴其效用值最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PP 模式下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策略研究
    黄智星,申金升,王传涛
    2016, 16(2): 14-18. 
    摘要 ( )   PDF(1327KB) ( )  

    PPP 模式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社会投资机构与政府在 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项目合作,本质上是一种投资决策分析,核心在于研究社会投资机 构的投资决策规律.本文在PPP 模式下,通过分析PPP 项目的基本博弈关系,模拟作为理 性人的社会投资机构参与政府择优选择项目合作伙伴的特征,基于Bayesian 博弈构建模 型,提出博弈主体的效用水平和目标函数,并研究在博弈均衡结果下,无投资偏好和有投 资偏好条件的报价特点及最佳策略,旨在为应用PPP模式促进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提 供理论参考,最大程度减少因投资评价不准确、不合理而造成项目失败的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论坛
    哈大高铁沿线广义交通成本与土地价值增值分析
    初楠臣,姜博,李晓庆,罗冲
    2016, 16(2): 19-24. 
    摘要 ( )   PDF(1513KB) ( )  

    基于时间、票价、频次等多维视角选取哈大高铁沿线19 个县市,对比测算高铁 与普速列车广义交通成本,并延用广义交通成本探讨沿线城市土地价值增值的变化及其 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哈大沿线高铁广义交通成本远大于普速列车,沿线首末城市主要受 城际时间与出行成本影响,运营频次为线路中间城市决定性因素;高铁广义交通成本与 城市行政级别和经济实力呈显著正相关,副省级城市广义交通成本明显高于地级城市, 地级市高于县级市和县域;普速列车广义交通成本总体仍与城市级别和经济实力相关, 但部分县市由于普速列车成本低廉性、高频性及受毗邻大城市边际效应影响而更具优 势;高铁对沿线城市土地价值远大于普速列车,以长春为分界线的吉林东部与黑龙江省 土地增值强于吉林西部与辽宁省,哈长沈大4 城市土地价值增值最为显著,营口、四平、鞍 山、双城、辽阳次之,其他城市增幅较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区域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卢建锋,傅惠,王小霞
    2016, 16(2): 25-30. 
    摘要 ( )   PDF(1369KB) ( )  

    交通运输业已成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部门,在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同时 应努力降低其碳排放量.本文定义了交通运输碳排放效率,建立了交通运输碳排放效率 影响因素解模型,其影响因素分为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两类.以吉林省为案例进行实证 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因素是影响交通运输碳排放效率增长的主要原因,结构 调整因素抑制了交通运输碳排放效率的增加.各种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促进了总碳排 放效率的增加,铁路运输促进了总碳排放效率的降低,其他运输方式对总碳排放效率的 影响相对较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铁路与港口集装箱联运组织模式与方法研究
    方琪根
    2016, 16(2): 31-36. 
    摘要 ( )   PDF(1417KB) ( )  

    铁水联运作为一种集约、高效的运输组织模式,能够充分发挥铁路与水运的优 势,实现提高物流运输效率、降低运营能耗等目的.然而,我国铁水联运水平低下,不利于 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提高我国铁路与港口集装箱联运水平,本文在分析国内集装箱铁 水联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铁路货运组织效率和铁水衔接协调两个角度出发,剖析了 我国集装箱铁水联运尤其是海铁联运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铁路集装箱运输网络 建设、铁路集装箱班列运输组织优化及铁水联运系统建设等3 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铁水联 运的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交通拥堵缓解对车辆减排的效益研究
    单肖年,叶建红,陈小鸿
    2016, 16(2): 37-43. 
    摘要 ( )   PDF(1653KB) ( )  

    城市交通拥堵缓解会释放潜在的交通需求,车辆减排的净效益与交通拥挤程 度密切相关.本文利用弹性系数的概念,提出一种考虑潜在交通需求的城市交通拥堵缓解 对车辆减排的效益研究方法.研究表明,车辆减排的净效益取决于潜在交通需求与单车减 排效率间的平衡;对不同的污染物,车辆减排的净效益呈现不同的特征.此外,本文探究了 私车牌照拍卖政策及快速机动化背景对拥堵缓解后车辆减排的效益影响.最后,定性分析 了城市交通拥堵缓解策略对车辆减排的影响.研究成果对评估城市交通拥堵缓解的车辆 减排净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客车燃用沼气的生命周期分析
    黄伟,张欣
    2016, 16(2): 44-48. 
    摘要 ( )   PDF(1476KB) ( )  

    应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建立了城市垃圾厌氧发酵车用沼气燃料的生命周期能 耗和环境排放模型,对车用沼气在原料阶段、燃料生产阶段和车辆运行阶段的能耗和环 境排放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将城市客车燃用沼气和柴油的生命周期能耗和排放指标进行 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车用沼气的全生命周期内,燃料的总能源消耗比传统柴油低 9.5%,全生命周期HC、CO、NOX、PM10、SO2、CO2等6 种排放物都比柴油低.从降低生命周 期能耗和环境排放角度看,城市垃圾厌氧发酵车使用沼气是一种较好的新能源燃料;从 城市垃圾处理方式看,城市垃圾厌氧发酵车用沼气为城市垃圾处理寻找了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交通系统与信息技术
    基于串级控制的四轮转向车辆稳定车道线保持
    房泽平,段建民,杨晨
    2016, 16(2): 49-56. 
    摘要 ( )  

    针对四轮前后轮转向车辆的稳定车道线保持,提出集成直接横摆力矩和车道 线保持的串级控制策略.主控制器实现车道线保持控制;副控制器实现车辆稳定性控制. 主控制器的前轮转角作为副控制器的参考输入,计算期望滑移角和期望横摆率.后轮转角 和横摆力矩作为副控制器控制输入,基于LQ算法计算补偿后轮转角和横摆力矩,实际滑 移角和实际横摆率跟踪期望滑移角和期望横摆率.在副控制器车辆稳定性控制基础上,主 控制器实现准确地车道线保持控制,保证车辆在车道内安全行驶.实验结果表明,实现准 确车道线保持,并保证车辆的稳定性和操纵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时空自相关的道路交通状态聚类方法
    韦伟,毛保华,陈绍宽,周洋帆
    2016, 16(2): 57-63. 
    摘要 ( )   PDF(1715KB) ( )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的识别对交通管理部门进行交通管理控制、出行诱导,以及 道路设施改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时空Moran 散点图探索城市道路交通的时空关联 性,并据此构建一种基于时空自相关预分类的道路交通状态层次聚类方法.运用本文所提 出的聚类算法,以北京市二环快速路外环方向的路段为例,进行聚类研究,并分析了各类 型路段的交通状态时空特性.案例研究表明,所提出聚类算法能对道路交通状态进行有效 判断,充分反映交通需求与路网结构之间的内在匹配关系.特别是畅通异质和拥堵异质两 种交通状态的提出,为识别高峰时段路网中的瓶颈路段和能力富余路段提供了一种新的 思路和方法,进而可为完善路网、缓解拥堵及制定交通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车辆价值的倒计时信号交叉口 驾驶员驾驶行为建模
    潘福全,张丽霞,刘涛,康国祥,李敏,王丰元
    2016, 16(2): 64-69. 
    摘要 ( )   PDF(1485KB) ( )  

    为了发现车辆价值是否对驾驶员在倒计时信号交叉口的驾驶行为产生影响, 以激进型驾驶行为、普通型驾驶行为和保守型驾驶行为为典型的驾驶行为,运用交叉口 录像获取数据方法,采集了车辆经过典型倒计时信号交叉口时的车辆价值、车速、倒计时 剩余时间、所在车道等具体数据,并对3 种驾驶行为进行了判定,建立了分时段的倒计时 信号交叉口驾驶行为Logistic 模型.结果表明,在红灯倒计时显示的3~0 s 时间段内,与保 守型驾驶行为相比,激进型驾驶行为与车辆价值、车速、所在车道有关系,普通型驾驶行 为仅与车辆价值、车速有关系;在绿灯倒计时显示时间为3~0 s 与n ~3 s 的时间段内,激进 型驾驶行为与普通型驾驶行为与车辆价值、车速有关系.结果说明,驾驶员所驾驶的车辆 价值对驾驶员在倒计时信号交叉口的驾驶行为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手机召车软件的城市出租车网络均衡研究
    曹祎,罗霞
    2016, 16(2): 70-76. 
    摘要 ( )   PDF(1427KB) ( )  

    为了衡量手机召车软件对出租车市场的影响,本文研究了私家车、常规公交、 出租车相互作用的城市路网中出租车的网络均衡问题.将出租车分为使用手机召车软件 的网约车及不使用手机召车软件的巡游车,分析这两种模式在乘客等待时间与空驶出租 车选择概率差异的基础上,量化各交通方式的出行费用.在Wardrop 均衡情况下采用等价 的变分不等式来描述组合网络均衡模型,设计了相应的启发式算法.算例结果表明,手机 召车软件能有效刺激出租车乘客需求,但随着出租车规模增大,网约车所占比例降低并 趋于稳定,其时间空驶率略低于巡游式出租车,手机召车软件对出租车市场的边际效益 递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车牌照数据的通勤特征车辆识别研究
    畅玉皎,杨东援
    2016, 16(2): 77-82. 
    摘要 ( )   PDF(1896KB) ( )  

    近几年来,交通拥堵日益成为大中城市最严重的交通问题之一,而由通勤行为 引起的早晚高峰交通拥堵最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出行和交通系统的运行.因 此,本文从车辆的角度出发,采用上海快速路牌照识别系统采集数据,通过k-means 聚类 数据挖掘方法,提取路网中的通勤特征车辆,并分析了通勤特征车辆在路网中的出行时 空分布.分析得出,在上海快速路网中,占全部检测车辆2.8%的通勤特征车辆在早晚高峰 时提供了高达36%的交通量.在早高峰时段,识别出的通勤特征车辆主要分布路段为中环 外圈、陆家嘴方向、逸仙高架和沪闵高架;晚高峰时段,基本集中在与早高峰的相反方向. 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基于车牌照数据的数据挖掘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通勤特征车辆并 研究其出行行为的时空特征,能够为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缓解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提 出提供辅助决策信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综合投影的交叉口交通状态判别方法
    张立立,王力,潘科,李正熙
    2016, 16(2): 83-91. 
    摘要 ( )   PDF(2706KB) ( )  

    交叉口交通状态的准确识别是实施交通信号控制策略的前提和基础,针对交 通状态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综合投影的交叉口交通状态判别方法.首先,通过研究交叉 口各相位流量与绿信比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流量和绿信比关系图,并从两相位控制交 叉口入手重点分析交叉口的交通状态;通过时间—排队图确定在不同交通状态下交叉口 各相位排队情况,从而与交通状态相匹配.其次,在两相位控制交叉口的基础上,通过投影 和反投影提出综合投影法,并最终建立适合多相位控制交叉口的交通状态判别方法.最 后,用该方法对实际路口的判别,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路交通服务能力的绿色安全指标研究
    张堂贤,曾仁松,谢东宏,谢伯嘉
    2016, 16(2): 92-97. 
    摘要 ( )   PDF(1544KB) ( )  

    国际上公路交通服务能力皆以道路拥堵情况(V/C 值)及行车顺畅程度为评估 标准,缺乏对交通安全潜在社会成本、时间成本及环境保护的测量.根据国际社会对绿色 经济、绿色交通运输的重视与发展趋势,本文以台湾电子收费系统的数据为基础,针对不 同交通流需求量、路段平均行驶速率衍生的时间成本与污染排放、交通安全等因子,分别 构建出行时间延滞成本、碳排放增量成本、潜在肇事概率成本等3 个参数指标,利用这3 个指标构建综合型绿色安全交通服务指标(Green and Safety Index for traffic levels of service, GSI),作为划分交通服务水平的评估标准,并通过实时在线软件,提供出行者道路 出行延滞、碳排放及安全等社会成本信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簇形均衡评估的高速公路收费数据聚类
    杜瑾,郝珺,樊海玮
    2016, 16(2): 98-103. 
    摘要 ( )   PDF(1380KB) ( )  

    高速公路收费数据是一种高维、海量、分布特征未知的数据集,因此难以选择 何种算法和参数最适合此类数据的聚类.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簇形均衡的聚类评估 指标IBCS,对各簇的形状、分布、密度和尺寸等多种形态进行均衡综合评估.该指标根据 数据集稀疏程度自适应调整邻域置信区间来度量簇结构的分散度和分离度;度量密度使 得IBCS 具有面向数据集的算法选择能力;度量簇大小避免簇划分过于悬殊的问题.UCI 数据集上多种候选算法评估比较实验验证了该指标灵活有效,能获得准确簇数并合理划 分.最后,基于IBCS 评估的西宝高速公路收费数据聚类结果表明,采用K-means 算法,簇 数为5时聚类模式最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
    车站作业方案对高铁车站通过能力影响分析
    陈韬,吕红霞,陈钉均,赵劲勇
    2016, 16(2): 104-112. 
    摘要 ( )   PDF(1657KB) ( )  

    车站作业方案的确定对高铁车站通过能力有重要影响.首先分析高铁车站通 过能力的影响因素,建立计算高铁车站通过能力的仿真模型,明确车站作业方案是高铁 车站通过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并重点对高铁车站通过能力的车站作业方案决策规则进 行分析,然后提出了基于正交试验的仿真试验方法,对不同车站作业方案下的高铁车站 通过能力进行仿真计算,利用极差法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最后用实例对该试验方法的有 效性进行了验证,确定了能使高铁车站通过能力最大的最优车站作业方案组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定车组重量分组列车集结特性研究0
    陈崇双,薛锋,唐家银,钱丙益
    2016, 16(2): 113-119. 
    摘要 ( )   PDF(1854KB) ( )  

    货车集结过程的占用时间构成其在站停留时间的主要部分,其耗费是编组计 划优化的重要参数,对其规律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固定车组重量分组列车的集结过程构成 两个相互关联的成批到达、成批瞬时服务的排队系统.首先根据车流到达的不确定性,将 基本组和补轴组两个去向到达批中的车数和间隔时间都视为随机变量,假定二者分别服 从泊松分布和指数分布且相互独立;然后应用随机过程理论和数值计算方法量化测度.结 果表明:平均集结批次与固定重量正相关、与到达强度负相关,可由二者比值近似估计; 平均集结占用时间都与固定重量和到达间隔时间正相关、与到达强度负相关,可由固定 重量与车流频率的比值近似估计;集结占用时间越长,总集结耗费越大,且附加耗费所占 比例也越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动车接续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线效率评价
    江峰,倪少权,余大本,潘金山,周会
    2016, 16(2): 120-125. 
    摘要 ( )   PDF(2023KB) ( )  

    将高速铁路动车组接续与列车运行图协同考虑,分析包含动车组折返时间在内的列车运行线占用运输资源及反馈技术指标,给出各子指标的计算方法.以反馈技术指标与占用运输资源的赋权比定义列车运行线效率,考虑列车运行图编制的NP-hard 属性,基于DEA方法构建列车运行线效率求解模型.以海南东环线列车运行图为例进行验证,并分析所构建指标的特性.算例中一站直达列车运行线效率非最高,而部分停站时间有效性高的列车运行线效率为全图最高,说明考虑动车折返时间后,运行线相对效率发生了一定变化.直达列车应考虑动车组周转时间合理开行,合理的停站有利于列车运行线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种集结模式对编组站解体系统的经济比较分析
    林枫,贾传峻,胡思继
    2016, 16(2): 126-131. 
    摘要 ( )   PDF(1239KB) ( )  

    分析货车在编组站解体系统的作业规律,建立解体系统排队模型.分析定时、定编集结模式对下游区段站解体系统相关经济指标的影响,应用补充变量法得到两种集结模式货车在下游区段站解体系统的平均停留时间公式.以山海关编组站车流为例,计算两种集结模式在解体系统的相关经济效益值,得到结论:定时集结相比定编集结节省的货车时间成本远大于其消耗的调车机车小时成本,具有较强的经济优越性;在求解两种集结模式经济适用性时,有必要考虑对下游区段站解体系统的影响,从而得到较为精确的经济适用条件,为实际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时间阈值的铁路运输链分担率模型
    张戎,诸立超
    2016, 16(2): 132-138. 
    摘要 ( )   PDF(1629KB) ( )  

    以义乌—宁波国际集装箱内陆段托运人为研究对象,选取运输链属性、托运人属性和货物属性构建运输链效用函数,通过意愿调查获取托运人货运选择数据以分析其选择机理.比较了MNL 模型(Multinomial Logit)与MNLS 模型(Swait 提出的MNL)、 CMNL模型(Constrained MNL)等阈值模型在参数估计结果和选择行为解释能力上的差异.结果表明:运输链时间、费用、时间阈值和企业规模等因素对货运服务选择至关重要; 引入时间阈值可有效提高模型精度,忽视时间阈值将导致时间价值有偏;当铁路运输链 时间与时间阈值要求差距甚大或较小时,忽视时间阈值易低估或高估铁路运输链服务水 平改善所提升的分担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轨道交通有权网络相继故障可靠性研究
    陈峰,胡映月,李小红,陈培文
    2016, 16(2): 139-145. 
    摘要 ( )   PDF(1882KB) ( )  

    城市轨道交通各条线路和车站因其所承载客流量多少不同在网络结构的地位也不同,仅从网络结构来评价可靠性可能会产生误判.本文根据地铁网络智能卡数据构建了网络权重矩阵,结合网络结构确定了无权、有权网络的复杂网络参数,并基于有无权重 两个网络分别定义了4 种相继故障的策略参数及网络可靠性评价模型.以北京市轨道交通为实例系统性分析有无权重两个网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模型可操作性强,弥补了城 市轨道交通网络可靠性研究的不足,加载了客流的网络脆性更明显,站点重要性排序也 发生较大变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干扰转移的登机新策略
    任新惠,唐少勇,赵嶷飞
    2016, 16(2): 146-154. 
    摘要 ( )   PDF(2108KB) ( )  

    在航空旅客运输中,过长的登机时间不仅降低了航空运输的便捷性,也给航空 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为了减少登机时间,降低登机成本,本文采用仿真方法,首先对比 现有登机策略的效率,然后基于干扰转移的思想,在由外至内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 的登机策略.该策略按行李数量给旅客分配座位,行李数量多的安排在飞机后部,数量少 的安排在飞机前部,从而降低行李数量高的旅客产生干扰,实现过道干扰的转移,使得登 机总时间缩短.进一步考虑行李舱的容量,在此基础上又进行改进,使得新策略更加容易 实施,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遗传算法的加油车和摆渡车协同调度研究
    冯霞,任子云
    2016, 16(2): 155-163. 
    摘要 ( )   PDF(2326KB) ( )  

    航班地面服务是机场运行的重要环节.航班在机场过站期间所接受的一系列 地面服务通过不同类型的保障车辆来执行.通过分析机场过站航班保障的业务流程,确定 了加油服务和上客服务的时间约束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以至少需要的保障车辆数目和 服务总开始时间最早为目标,研究构建了远机位航班加油服务和上客服务的协同调度模 型,并给出了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基于首都国际机场实际运行数据的实验结 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较好地解决加油车和摆渡车协同调度问题.实验得到一组Pareto 最优解为业务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车辆合乘问题的两阶段分布式估计算法
    杨志家,王子,汪扬,闵明慧,李中胜
    2016, 16(2): 164-169. 
    摘要 ( )   PDF(1703KB) ( )  

    针对智慧交通中多车辆合乘问题,提出一种分布式并行计算环境下的合乘模型. 利用合乘概率矩阵的先验知识,实现更高效的运算和求解.当合乘概率矩阵不是单位 矩阵时,合乘模型被增广为车主合乘和乘客合乘两个阶段.两阶段分布式估计算法运用可行合乘解的合乘概率矩阵,作为一种随机优化方法求解最优值.根据可搭乘矩阵初始化合 乘概率矩阵,并在优化过程中连续更新合乘概率矩阵.车主同乘客分离优化,减少了出行车辆,并实现了互相搭乘的合乘模型.通过合乘模型的优化迭代能够为乘客挖掘出高效可 行的搭乘路线.实验结果表明,该合乘模型具有平均等待时间少、平均载客量大、人均行驶 距离短的高效出行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综合评价指标的公交线路时间控制点优选方法
    别一鸣,程绍武,黄晓雷
    2016, 16(2): 170-175. 
    摘要 ( )   PDF(1226KB) ( )  

    为了合理设置公交线路的时间控制点,本文首先提出了设置时间控制点应遵 循的3 个原则,分别为站点流量较大、公交车辆运行时间差异较小、两个控制点不宜相邻; 之后考虑站点服务乘客数量、公交车辆行程时间差异、站点分布均匀性等因素构建服务 状态指标、站点分散度指标对3 个原则进行量化;基于熵权法确定两个指标的权重系数, 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计算方法,以及基于该指标的时间控制点选择流程.最后以哈尔滨市 63路公交线路为例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求解带硬时间窗车辆路径问题的改进UMDA 算法
    柴获,何瑞春,马昌喜,代存杰
    2016, 16(2): 176-182. 
    摘要 ( )   PDF(1271KB) ( )  

    针对带硬时间窗的车辆路径问题(VRPHTW)求解,提出了一种混合单变量边 缘分布算法(hybrid UDMA,hUDMA),改进了基本UMDA的概率模型.统计节点按路径分 布的概率,使其能够在解空间上找到节点—路径的分布关系,提高了UMDA的全局搜索 能力.采用两阶段插入法进行最佳节点搜索和路径分配完成UMDA采样操作,通过种群 进化来获取最优解.计算Solomon 100 客户的6 类问题56 个算例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优 解的取得方面,C类算例能够全部取得最优解,R、RC类算例能以50%左右概率取得最优 解;在平均误差方面,C类算例计算结果与已知最优解一致,R、RC类算例计算误差率与 已知最优解比较接近,平均误差率为1.03%.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公平与效率目标的城乡配送中心排队选址模型
    曾倩,张锦,陈义友
    2016, 16(2): 183-190. 
    摘要 ( )   PDF(1971KB) ( )  

    为解决随机需求下的城乡配送中心选址问题,实现物流服务的效率与公平,结合排队论构建了需求转移规则下的排队选址模型.为体现城乡客户需求特征差异,构建时 间满意度函数作为服务水平的衡量指标.将客户与配送中心看作M/M/p 排队系统,采用需求可转移的排队规则,运用超立方模型计算配送中心的可用概率.目标函数包括嫉妒最小、基尼系数最小及字典序最大等3 类公平目标,以及覆盖需求量最大、满意度最大两类 效率目标.设计禁忌搜索算法求解,通过算例对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P 中位模 型下效率最优,最小嫉妒目标下公平最优,而最大字典序目标可以兼顾公平与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配载计划的集装箱提箱顺序和倒箱策略优化
    祝慧灵,计明军,郭文文,王清斌,杨永志,孙环环
    2016, 16(2): 191-199. 
    摘要 ( )   PDF(1490KB) ( )  

    降低倒箱量是提高集装箱码头作业效率的重要方法.集装箱提箱顺序对码头倒箱作业有明显的影响.本文在满足船舶配载计划的前提下,针对传统的最矮栈和邻近栈 策略,提出优化栈倒箱策略,以倒箱量最小为目标分别建立3 种倒箱策略下的提箱顺序模型,并设计了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优化求解.最后对10 个算例进行t 检验,计算结果表 明,3 种倒箱策略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规模越大,差异越明显.再与下界对比分析,探 究造成3 种倒箱策略差异性的原因,并且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最矮栈策略优于邻近栈策略,优化栈策略优于最矮栈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共自行车租赁时长分布特性的引力场模型
    张水潮,季彦婕,董升,周继彪
    2016, 16(2): 200-205. 
    摘要 ( )   PDF(1613KB) ( )  

    租赁时长分布特性是公共自行车系统中一项重要的基本特性,通过获取乘客刷卡信息数据,得到了宁波、杭州和北京3 座城市多个工作日的公共自行车租赁时长特性 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不同城市、不同工作日的公共自行车租赁时长分布特性差异较小,由此表明租赁时长分布特性的研究具有一般性意义.在此基础上,基于物理学中的引力场理 论,建立了租赁时长分布特性的两个引力场模型,实际数据检验表明,模型1 和模型2 分 别与租赁时长大于11 min 时及小于11 min 时的分布特性能较好地吻合,并得到了引力场模型的具体函数表达式.研究成果将为公共自行车系统租赁需求预测、租赁站点规划和站 点车辆配置等方面的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案例分析
    考虑从众心理的城市居民购车意愿分析
    申翔浩,冯树民
    2016, 16(2): 206-211. 
    摘要 ( )   PDF(1219KB) ( )  

    正确并充分了解城市居民购车意愿,对于引导合理的私人小汽车需求,继而缓解道路交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城市居民购车意愿问卷调查数据,将购车意愿分为3 个等级.考虑从众心理因素,运用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比较不同类型城市居民购车意愿特性.结果表明,总体上从众心理、收入因素对购车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年龄、性别、家至单位是否有地铁等因素影响不显著;通过对比有无小汽车限购政策城市,发现限 购政策的实施会刺激24-45 周岁年龄段2 年内购车意愿,指出相比强制性措施,应倡导引 导型策略,即通过发展公共交通来抑制购车意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信效度的地铁车站通道服务水平研究
    杨亦慧,李海鹰,蒋熙,郑勋,许心越,张庆瑜
    2016, 16(2): 212-218. 
    摘要 ( )   PDF(1847KB) ( )  

    为了给乘客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本文利用乘客感知—反应的方法研究了地铁 车站通道服务水平标准及其划分方法.利用问卷调查和重要度指数法确定了评价指标(乘客平均占用空间)和最小样本量(200).通过图片分组检验确保了服务水平感知问卷各题项 图片的覆盖面.通过专家评估和文献参考确保了问卷的内容效度,通过问卷调查过程的把 握和数据逻辑判断确保了问卷的信度,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了问卷的结构效度,利用有效数据形成了A-E级标准.结果显示,本文标准均低于TCQSM的A-E级,但DE级间 阈值略高于TCQSM的EF级间阈值;分性别对比时,男性乘客的A和B级标准高于女性, 而C和D级标准基本相同.经分析该标准较为合理,用此方法可以确定其它设备设施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速公路施工区路段车速分布特性研究
    吴彪,杨忠振,谢军,宋成举
    2016, 16(2): 219-224. 
    摘要 ( )   PDF(1789KB) ( )  

    以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行车道封闭施工区路段的车辆实测速度数据为分析对象,利用单样本K-S 检验方法对各检测断面大型车、小型车的车速分布形式进行了检验, 利用概率密度曲线分别拟合了不同检测断面大型车、小型车的车速分布,定量分析了施 工区内不同交通控制区域的车速分布形式及其变化规律,并分析了不同交通控制分区对 车速分布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公路施工区路段车速服从正态分布,施工区交通控制分区对车速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影响显著.研究成果为高速公路施工 区交通安全管理和车速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父母出行特性的学生出行方式选择研究
    马书红,韩亚慧,姚志刚,葛永
    2016, 16(2): 225-231. 
    摘要 ( )   PDF(1278KB) ( )  

    研究家庭成员出行方式对学生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定 学生出行需求管理策略.以学生出行为研究对象,将父母出行方式作为选择方程的因变 量,学生出行方式作为结果方程的因变量,运用Heckman Probit 模型建立基于父母出行方 式选择的学生出行方式选择模型,利用海宁市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父母选择小汽车 出行对学生选择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出行有显著正向影响;父母选择公交出行对学生选 择小汽车和步行出行有显著负向影响;父母出行方式对学生选择公交出行无显著影响; 小汽车拥有情况、是否有人接送、公交满意度和出行距离对学生出行方式选择影响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速公路生成建模与实证研究
    陈志芳,丁建勋,龙建成
    2016, 16(2): 232-238. 
    摘要 ( )   PDF(1636KB) ( )  

    高速公路的空间形态是城际交通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高速路网的形成和扩 张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问题.为了探究高速公路的生成机制,本文以微观上路段的动态生成替代宏观上路网的全局规划,在局部的路段生长过程中引入生长规则,采用最短路确定 生长节点,构建非线性规划模型,并运用一维搜索算法进行求解确定路段的生长方向,进而构建出高速公路生成模型.模型再现了高速路网的生长过程及涌现特征,如共用路段、 枢纽节点.通过对比实际和仿真的树状结构高速路网,以及分析相关统计数据,结果表明, 该高速公路生成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和解释实际路网形成的内在机理和宏观现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